上海市松江区2017年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999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5/3

1.简答题(共1题)

1.
实验室可利用CO2与H2制备CH4,并进行CH4还原CuO的实验。

① CO2与H2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 为了检验CH4与CuO反应生成CO2与H2O,装置B作用______________,还需在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之间增加盛有石灰水的装置。
③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固体变蓝,由此现象_____(“能”或“不能”)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与CuO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甲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 将反应后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部分倒入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由此猜想反应后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
a.NaCl、 HCl    .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为了验证猜想a,某同学对乙试管中剩余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__________
猜想a成立
方案2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Ⅰ.方案2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下列物质代替石蕊试液,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铁粉    B.碳酸钠粉末    C.氧化铜粉末    D.氢氧化钠
④ 利用酸的性质测定锌铜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Ⅰ.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mol 。
Ⅱ.求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共1题)

3.
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OH、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① 溶解和过滤都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白色沉淀C中加入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溶解。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③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红色溶液B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取少量红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限用一种试剂)
_________
原白色中固体有氢氧化钠
 

4.单选题(共21题)

4.
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延展性C.酸碱性D.氧化性
5.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CO2+4Na2Na2CO3+C,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6.
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Ca(OH)2C.Na2CO3D.CO2
7.
蔗糖(C12H22O11)属于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
8.
有关H2S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S的摩尔质量是34 gB.H2S中含有氢分子
C.H2S中的元素呈化合态D.H2S中氢、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
9.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3C.+4D.+5
10.
所含氧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的物质是( )
A.1mol H2O2B.0.5mol SO2C.4.4g CO2D.180mL H2O
11.
有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取该混合物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0.05 molB.0.1 mol
C.0.2 molD.无法计算
12.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B.干冰: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食盐溶液:消毒杀菌
13.
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碳60B.红磷和白磷C.冰和干冰D.氧气和臭氧
14.
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15.
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或试剂)
A
CO2
CO
点燃
B
NaCl
Na2CO3
适量稀盐酸
C
Fe
Zn
适量稀硫酸
D
KCl
CuCl2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16.
能证明X.Y.Z三种金属活动性是X>Y>Z实验组合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
19.
属于一元含氧酸是
A.盐酸(HCl)B.碳酸(H2CO3)C.硫酸(H2SO4)D.硝酸(HNO3)
2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
21.
正确的说法是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B.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呈碱性
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硫酸根
22.
化学式与俗名不一致的是
A.CaO  熟石灰B.NaCl  食盐
C.Na2CO3  纯碱D.NaOH  烧碱
23.
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恰好中和的情况是
A.酸与碱的质量相等B.酚酞变无色
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D.酸溶液与碱溶液的体积相等
24.
不属于盐类的氮肥是
A.NH4NO3B.NH3·H2OC.NH4HCO3D.(NH4)2 SO4

5.填空题(共2题)

25.
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写出相应的物质。
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② 常用于除去铁锈的溶液是________;
③ 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
④ 硝酸钠溶液焰色反应呈_______色;
⑤ 活性炭除冰箱异味,利用了它的_________性;
⑥ 氢氧化钠固体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①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② 写出一种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③ t1℃时,50g水中加入20g丙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______g溶液。
④ t3℃时,若将5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图中可表示为_____(“A”、“B”或“C”)点。若将该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I.溶液变为饱和
II.溶解度增加
III.溶质减少
IV.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实验题(共1题)

27.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M________。
② 实验室制取O2、CO2均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O2的依据是________。
③ 实验室用C装置制CO2的优点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用D装置收集CO2应从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