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7年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998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5/3

1.简答题(共1题)

1.
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Ⅰ)若实验中观察到A、C中溶液变浑浊,则可推测气体X的组成中肯定有__________。写出A或C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Ⅱ)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不浑浊,C中溶液变浑浊,则可推测气体X中肯定有_______,可能有________;若要进一步验证可能有的气体,改进上述装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常温下,在盛有22.3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Ⅰ)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Ⅱ)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_______________
(Ⅲ)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Ⅰ)写出丙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同学认为用实验乙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同学们还对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分析】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问题】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假设】①只有氢氧化钠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钙
④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⑤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通过如下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假设_____正确。
②_______________。
可能是假设②正确。
③没有明显现象。
可能是假设_______
 
【讨论】若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另一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废液澄清并为无色.则废液的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8题)

4.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风萧萧兮易水寒
5.
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B.烧碱具有碱性,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稳定,可充气球D.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火箭的燃料
6.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CO3CaO+CO2B.K2CO3+CaCl2→CaCO3↓+2KCl
C.H2CO3→H2O+CO2D.Zn+H2SO4→ZnSO4+H2
7.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对该微观模拟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个数比为1∶5∶2∶3
D.该反应中分子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8.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分子数比为1:1的H2和O2B.质量比为3:8的C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D.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9.
物质的化学式与其名称(或俗名)相符合的是
A.FeCl2 氯化亚铁B.Na2SO3  硫酸钠
C.KCl  氯酸钾D.CaO    熟石灰
10.
含有两种原子团的物质是
A.Mg(OH)2B.K2CO3C.MgSO4D.NH4NO3
11.
在2.16g X2O5物质中含有0.1mol O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08B.28C.21.6D.14
12.
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13.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B.冰和水C.石墨与金刚石D.生石灰与熟石灰
14.
为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B.Fe、Cu、MgCl2溶液
C.Mg、CuO、FeSO4溶液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15.
电解水的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对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出水是有氢气与氧气组成
B.a、b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H2↑+O2
D.a玻璃管内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16.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透明B.无色均一C.均一稳定D.纯净稳定
17.
能证实20 ℃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 ℃时有KNO3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 ℃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D.在20 ℃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18.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BaCl2 NaCl  K2CO3三种无色溶液,选用的试剂是
A.石蕊试液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硝酸银溶液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氢气B.天然气C.石油D.煤
20.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温室效应C.雾霾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1.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
C.过滤D.测定溶液的pH

5.填空题(共2题)

22.
化学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锈主要成分的名称是_________,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_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实验室中鉴定碳酸钾中含有K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Ⅲ)为防止煤燃烧时生成SO2污染环境,可在燃煤中加入X,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3.
氯化铵与硝酸钾是两种常见的化肥。氯化铵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100 g H2O)
氯化铵
33.3
41.4
50.4
55.2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0
 
(1)从表可知,50 ℃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铵______克。
(2)烧杯A是60 ℃时,含有100 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50 ℃时,50 g水中加入45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若要在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实验,除了验证氯化铵溶于水外,还有探究______________的目的,实验探究结论是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4.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所选仪器装置,填写序号字母):

(Ⅰ)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
(Ⅱ)若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应选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应选的气体干燥装置为________。
(Ⅲ)科技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条件展开了探究,探究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取mg块状大理石
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产生气泡较慢

取mg大理石粉末
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产生气泡快

取mg块状大理石
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产生气泡较快

取mg大理石粉末
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产生气泡很快
 
实验结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