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将4mL2%的稀硫酸逐滴滴加到2mL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pH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⑴溶液的pH是由H+或OH-浓度决定,H+浓度越大,
pH越小;OH-浓度越大,pH越大。
⑵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非常小时,可忽略不计。
(作出猜想)猜想①:溶液pH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
猜想②:溶液pH变化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们将4mL2%的稀硫酸换成_____________,逐滴滴加到2mL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测得溶液的pH始终大于7,说明猜想Ⅰ不合理。
乙组:同学们分别取a、b、c三处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Ⅱ合理。
(知识拓展)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pH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⑴溶液的pH是由H+或OH-浓度决定,H+浓度越大,
pH越小;OH-浓度越大,pH越大。
⑵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非常小时,可忽略不计。
(作出猜想)猜想①:溶液pH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
猜想②:溶液pH变化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们将4mL2%的稀硫酸换成_____________,逐滴滴加到2mL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测得溶液的pH始终大于7,说明猜想Ⅰ不合理。
乙组:同学们分别取a、b、c三处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取适量a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 | 无气泡产生 | 溶液中几乎不含______(填离子符号) |
取适量b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 _____________ | 溶液中几乎不含H+和OH- |
取适量c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溶液中几乎不含OH- |
(实验结论)猜想Ⅱ合理。
(知识拓展)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南昌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①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含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氯酸钾。
②SO2不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作出猜想】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SO2、CO2,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_,B中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正确。B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装置的顺序__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
【思维拓展】(1)燃放烟花爆竹除产生气体污染外,还有许多危害,例如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全国很多城市都已出台《禁放规定》杜绝此类污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
A.依照法律、法规处罚 B.关停鞭炮企业 C.提倡电子鞭炮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①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含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氯酸钾。
②SO2不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作出猜想】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SO2、CO2,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_,B中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正确。B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装置的顺序__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
【思维拓展】(1)燃放烟花爆竹除产生气体污染外,还有许多危害,例如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全国很多城市都已出台《禁放规定》杜绝此类污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
A.依照法律、法规处罚 B.关停鞭炮企业 C.提倡电子鞭炮
2.计算题- (共1题)
3.
氢氧化钙保存不当容易变质。为测定一瓶久置氢氧化钙的纯度,取样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及数据分析计算:(假定气体全部逸出,不考虑水的蒸发和盐酸的挥发)


(1)反应结束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实验前后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反应结束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实验前后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推断题- (共1题)
4.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A和E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C与G常用作建筑材料,D与G的物质类别相同,F为胃酸主要成分。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物质F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B→ 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物质F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B→ 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6.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A.有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 |
B.酸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但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
7.
下列图像变化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A.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 |
B.等质量的铁片和镁条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C.向装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
D.向氢氧化钠与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
8.
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之最”知识的部分归纳, 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 B.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Ca |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2 | D.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 |
9.
硝化甘油是诺贝尔的一项重大发明,其化学式为C3H5O9N3,它是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在国防、开矿、挖掘等工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有关硝化甘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 | B.一个分子中有20个原子 |
C.由四种原子组成 |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0.
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C→CO2的转化,可以通过燃烧实现 |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C.二氧化碳有毒,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
D.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通过点燃的方法 |
12.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雨”是硫或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引起的 |
B.“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 |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引起的 |
D.“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 |
5.填空题- (共8题)
14.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丁一定是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7∶32
C.丙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表中的“待测”数据为__________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37 | 32 | 2 | 3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0 | 66 | 3 |
A.丁一定是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7∶32
C.丙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表中的“待测”数据为__________
16.
请将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在横线上: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生产中常用到各种肥料。氯化铵、硫酸铵是常用的氮______肥,因含铵根离子________,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温室中常用的气体肥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生产中常用到各种肥料。氯化铵、硫酸铵是常用的氮______肥,因含铵根离子________,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温室中常用的气体肥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H+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写出第7号与第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3)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请根据图2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4)图3是由元素周期表中第1、6、8号三种元素形成的四种物质,请写出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H+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写出第7号与第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3)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请根据图2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4)图3是由元素周期表中第1、6、8号三种元素形成的四种物质,请写出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 水 |
B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粉末 | 稀盐酸 |
C | 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固体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__________________ |
1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C.50℃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最小的是A物质
D.将5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C.50℃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最小的是A物质
D.将5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
20.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B.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电梯快速下楼 |
D.炒菜时油锅着火,___________________ |
21.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火箭、飞机制造业等。如图是工业上利用钛铁矿,其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Ti与TiO2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等;
②Cl2是一种有毒气体。
(1)钛铁矿在酸浸前要先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熔融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Ti与TiO2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等;
②Cl2是一种有毒气体。
(1)钛铁矿在酸浸前要先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熔融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2.
经过一年化学学习,你可能已经喜欢上了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感觉。让我们一起再来做一次实验吧。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碳化钙固体和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乙炔,最好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碳化钙固体和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乙炔,最好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