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华侨中学2019届九年级自主招生选拔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891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

1.综合题(共1题)

1.
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依据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

(1)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若有沉淀、气体产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写出一有沉淀产生,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其气密良好.
①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小明同学认为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了水中所造成的.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做补充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
①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
②该实验过程中,后用滴管加入的溶液为_____;
③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在两者混合后溶液样品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正确,请简述其中的理由__________
(4)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l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超市里有一种神奇的污渍爆炸盐(如图)能除去各种顽固污渍,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产生了O2,老师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得O2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证明该气体中______(填“有”或“没有”)氧气。

3.流程题(共1题)

3.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装有含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下图是他们设计的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请回答问题:

(1)废水中加入金属X的是_______。
(2)利用溶液Y除去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硫酸亚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已知硫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78),操Ⅰ的名称是_______。

4.计算题(共1题)

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 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 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样品中锌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

5.单选题(共8题)

5.
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
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6.
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化合物的一组微粒是(  )
A.Mg2+和ClB.Na+和S2
C.Ca2+和O2D.Al3+和SO42
7.
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测物体的质量
B.测物体的长度
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D.测溶液酸碱度
8.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
A.≤x<B.>x≥
C.D.x<
9.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真金不怕火炼”
C.黄金质地比较软
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
10.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食盐和水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固体硝酸铵和水 ⑤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⑤
11.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HNO3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石灰石粉末

CaCl2溶液
Na2CO3溶液

H2SO4溶液
锌粒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
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城市.从化学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C. 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废气污染 D. 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6.选择题(共1题)

13.

要使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0g 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7.填空题(共1题)

1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
A 酒精灯 B 药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铁架台 F 量筒 G 胶头滴管

8.实验题(共2题)

15.
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实验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若试管中反应物为混合物,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已知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用此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3)F装置可用来作排水法测氢气的体积,此时气体应从____(填a或b)口进入。F装置验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①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K1和K3,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看到D中_________现象时,CO2已集满。
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 。
16.
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两个有关燃烧的实验

(1)“气能生火”(如图1)
实验过程:第一步,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第二步,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总红磷燃烧.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第一步,b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③第二步,a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水能生火”(如图2)
实验过程: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
①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脱脂棉燃烧的物质__,反应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