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
在一定温度下,向20 g 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1 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100 g 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11 g,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m,试计算:
(1)m=___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m=___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洒精中含有碳元素。
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己变质。
(实验探究)(1)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____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实验结论)(1)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1)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____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_______。
(3)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反思交流)(1)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洒精中含有碳元素。
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己变质。
(实验探究)(1)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____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实验结论)(1)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1)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____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_______。
(3)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反思交流)(1)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
3.简答题- (共2题)
4.
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題:
(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
(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选择另一种药品完成实验。(写出药品即可)
(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
(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选择另一种药品完成实验。(写出药品即可)
5.
2017年6月3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进成不良影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答一点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形成酸雨,请你说出酸雨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跋行“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两点)
(1)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答一点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形成酸雨,请你说出酸雨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跋行“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两点)
4.单选题- (共13题)
7.
下列图像反映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 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D.
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A.

B.

C.

D.

8.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四种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8 | 30 | 5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0 | 待测 | 39 | 23 |
(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待测值为18 |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3:1 | D.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 2 |
10.
玉石制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四个元素组成 |
B.该物质中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27 |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 g |
D.该物质含有三个氧分子 |
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
1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
C.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5.多选题- (共1题)
19.
下列实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鉴别固体 NH4NO3和NaCl | 加适量水溶解,测液体温度变化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D | 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入集气瓶中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5题)
20.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 ;
(2)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与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 ;
(2)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与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的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C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为:铁与______反应。
(4)D图所示的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1)A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的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C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为:铁与______反应。
(4)D图所示的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2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3.
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补钙剂,B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E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E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24.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着困难,2017年我国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有了较大突破。
(1)写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枓,有时燃气灶的火焰齡出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将如何操作?
(1)写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枓,有时燃气灶的火焰齡出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将如何操作?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