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72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2.单选题(共7题)

2.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P
Q
t1时的质量/g
51
9
3
17
t2时的质量/g
23
3
x
51
 
A.x的值小于3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3.
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元素和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4.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5.
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6.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7.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8.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熄灭酒精灯  D.  稀释浓硫酸

3.填空题(共3题)

9.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B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0.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

(1)气体a为____;
(2)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1.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____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