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请回答:
(1)乳酸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3)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__g。
(1)乳酸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3)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__g。
2.
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简答题- (共4题)
3.
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B实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D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B实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D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的铁锅作为一种健康炊具,在世界备受欢迎。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为什么会生锈?
(2)使用完铁锅后如何防止生锈?(答一点即可)
(3)废弃铁锅回收利用的意义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1)铁锅为什么会生锈?
(2)使用完铁锅后如何防止生锈?(答一点即可)
(3)废弃铁锅回收利用的意义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5.
妈妈带着小静去采摘园采摘,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静看到路边的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的作用是什么?
(2)在采摘园墙外,小静就闻到了果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3)蔬菜和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哪种营养素?
(1)小静看到路边的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的作用是什么?
(2)在采摘园墙外,小静就闻到了果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3)蔬菜和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哪种营养素?
6.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谈一谈温室效应的成因。(答一点即可)
(2)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写出酸雨造成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写出“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答一点即可)
(1)谈一谈温室效应的成因。(答一点即可)
(2)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写出酸雨造成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写出“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答一点即可)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_保存。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_保存。
4.单选题- (共8题)
10.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B.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已经集满 |
D.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11.
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整理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①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②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 B | ①使用铵态氮肥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 ②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
C | ①金刚石和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 ②洗净的碎鸡蛋壳加入食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D | 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②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A.A | B.B | C.C | D.D |
14.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铜粉 | 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B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 | 硫酸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硫酸 |
D | 碳酸钙 | 氯化钙 |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5.多选题- (共1题)
16.
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向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A.

B.

C.

D.

6.填空题- (共4题)
17.
己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18.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下图冋答问题:

(1)该反应进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反应进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6% (填“>”“<”或“ = ”)。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6% (填“>”“<”或“ = ”)。

20.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1.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_________________(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装置④中盛放___________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_________________(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装置④中盛放___________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4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