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70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马上到端午节了,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_____.(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还含有Ca(OH)2
小方认为: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_____.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_____.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流程题(共1题)

2.
碳酸亚铁(FeCO3)可用于制作补铁药物,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资料)40℃以上时,(NH42CO3易分解.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
(2)写出向固体A中加入稀硫酸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从溶液C中可回收一种化工产品,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小苏打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做了如下测定:将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已知杂质只含NaCl)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104.4g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m的值为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求原小苏打样品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  

4.单选题(共10题)

4.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烧制瓷器     D. 冶炼生铁
5.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15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6.
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7.
苯酚(化学式为C6H6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酚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但它不属于氧化物
C.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D.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
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11.
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12.
小红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②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症
①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②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低碳生活”
D.环境保护
①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可使生活更加便利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①废弃塑料引起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②脱硫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酸雨的主发生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测溶液pH D.  蒸发食盐水

5.填空题(共3题)

14.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用途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图乙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氮化铝(AIN)是一种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氮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氮化铝遇水缓慢反应产生一种白色胶状物质氢氧化铝和氨气(NH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3
38.4
KNO3
31.6
63.9
110
169
 
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仔细阅读图表后回到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的是 的溶解度曲线.(填“NaCl”或“KNO3”)
(2)P点的含义是
(3)t2℃时,将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B.(填“<”、“>”或“=”)
16.
2017年5月18 日,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消息传出,举世关注.可燃冰外观似冰,主要含有的是甲烷水合物.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7.
图甲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E装置来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距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图乙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C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D.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