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欣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
(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欣悦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个装置中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实验现象和结论)
(交流总结)
①根据丁装置中实验现象,说明氢气具有 性。
②丁装置加热前通入H2的目的是 。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欣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
(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欣悦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个装置中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装置中的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 气体中有H2O |
乙装置中产生 | 气体中有HCl |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戊装置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 H2能与Fe2O3反应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交流总结)
①根据丁装置中实验现象,说明氢气具有 性。
②丁装置加热前通入H2的目的是 。
2.计算题- (共1题)
2.
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4gCO2和100g21.1%的NaCl溶液,求:
⑴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⑵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⑴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⑵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单选题- (共5题)
4.
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
5.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
B.该反应中![]() ![]() |
C.该反应中![]() ![]() |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
7.
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开发利用 |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可以尽量多用 |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 |
D.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 |
4.填空题- (共3题)
8.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_________。(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__。(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_________。(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__。(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9.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黄金能压制成金箔,主要是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 性。
(3)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黄金能压制成金箔,主要是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 性。
(3)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