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渎xiè   褓qián 进bìng 强不舍guō
B.脚guǒ  扶yè 忐tè 方圆凿nà
C.睢zì    阴huì 五xíng 心无旁
D.抽yè    狡xié 据jí 吹毛求
2.
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B.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临驾于人民之上。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名。
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刻尽职守。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晃,难以忘怀。
D.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大庆公安局通报称,某饭店员工郑某某持刀劫持饭店主管魏某,在谈判未果,人质身体多处受伤,警方开枪将郑某某击伤。
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C.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灵魂和精神。
D.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大学中文系学生和其他文学爱好者。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小题1】这首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文言文阅读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文 属:连缀
B.有地动   如:像
C.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
D.中有柱   都:粗大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7.
隆中对(节选)
陈寿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然操遂能克绍   克:战胜、攻破
B.诚如是  诚:如果
C.利尽南海 利:利益
D.民殷国富 殷:兴旺富裕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将军既帝室之胄 寡人以五十里之地
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小题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B.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小题4】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具体对策,诸葛亮提出,只要占据了荆州益州,就“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地窖
①国王陛下颁布了一道诏令,宣称他将每月一次亲临一个臣民的家,并在那里进餐。朝廷的反对派就立刻散布舆论,说这种做法是“收买人心”。哪知,这次他们可错怪了国王。国王向来研究历史,深知曾有许多王朝由于不懂得跟人民保持接触的重要性,不察民情,进而失掉民望,最后归于灭亡。而国王本人,自从登基以来,已觉察到显赫的王权在他跟臣民之间正在垒起一堵无形的墙壁,而且越垒越高,根本用不着设岗戍卫,却比王宫的高墙更加难以逾越。而今国王就是想打破这种局面,方法虽然天真一些,却是体面的。内阁的好几位大臣为此很不高兴,警察总长尤为惶恐。他对付街头群众集会、防范爆炸暗杀事件之类是绰绰有余的,而对付一家一户、日常生活诸环节的问题,例如菜里放毒等,却毫无经验。其他大臣害怕的却是另一回事:过去,他们是国王得到消息的唯一来源,现在如果陛下忽然发现大臣们自己原来一无所知,而他们却一直在谎报民意,那可如何是好!那些高官显贵、朝廷的在野派、新闻界、各种工会无不声称自己是代表民意的,可是当人民真有机会开口说话的时候。他们又惊恐万状。谢天谢地!好在老百姓早已丧失了讲话的可能,甚至失掉了讲话的兴趣,可是谁又能保证在家庭场合的饭桌上……
②国王陛下对受到的款待和吃的饭菜都非常满意。在豪华的王宫里,有一道菜是国王不好意思点的,那就是布纪侬风味牛肉。但是这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怎么就偏偏猜到了国王想吃这个菜呢?她又怎么知道国王一直盼着能大杯痛饮都兰纳的葡萄酒?
③国王陛下询问了五个孩子的情况:名字叫什么,学习怎么样,身体有没有病等,然后,他很不自然地笑笑,试探着说道:“咱们来谈点儿政治吧!”
④“谈这个有什么用,”孩子们的父亲说道,“俺倒不是恭维您,我们在这玩意儿上想的跟您一样。俺常叨咕——不信您问孩子的妈,俺说,俺要是个当官儿的,想办的事也不是别的,就是现在他们办的那些。”他的妻子表示同意,但又有点难为情地补充说:最好能改动一下学校放假的日期。
⑤国王听了大为高兴,说:“这正是最近教育大臣向我提出的建议。年轻人,你们呢?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要说一说吗?——太太,能不能给我再来点儿布纪侬牛肉?”
⑥“要说的事倒没有,”大孩子的话音渐渐平稳起来,“但是关于服兵役,我有个请求。”
⑦他所提的问题,同样是在内阁会议上有人提出过的。这时候,孩子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每个人都提了一条建议,每条建议都是同样年龄的孩子所感兴趣的改革,而且这些建议几乎全都是在朝里议而未决的问题,其中有几个,恰恰是国王本人在内阁会议上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这时,他嘴里不说,心里暗记着,准备予以重新考虑。这是个好心眼儿的国王。
⑧半夜十一点,国王和老百姓分别了,彼此都感到十分满意。一直在简陋的屋门外,焦急地等候着的三位大臣和警察总长从国王的脸上看出了这一点。
⑨四位大臣向国王行礼告别,然后他们进了屋,向出场的七个演员付了预定的酬金。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脚底下似乎有些什么响动。
⑩“哎呀,”警察总长大声喊叫,“我差点儿把他们忘了(原来,三个半钟头以来,这所房子真正的主人一家一直被关在地窖里,悄悄地呆着,感到时间太漫长了)。我希望还能剩下点儿布纪侬牛肉给他们……”
【小题1】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国王决定每月都要到百姓家里进餐一次,大臣们很惊恐。
发展

高潮、结局

 
【小题2】在小说中,“国王”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题3】这篇小说题目“地窖”有哪两个层面的含义?小说主要表现了什么主旨?
【小题4】优秀的短篇小说在构思上总是别具匠心的,这篇小说也不例外。请选择你认为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探究一下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及其作用。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近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倍受人们的关注。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
材料三:《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提取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校组织促进同学们手写汉字的有关汉字书写系列活动。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作文

课文《心声》里的李京京,因《万卡》的故事而产生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他在公开课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个故事,打动了所有的人。课文的结尾写道:“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

请你也给一个人写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收信人自定,信的主题自定,但要写你或你们之间的真实经历,抒发真实的心声。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符合书信的格式。字数不少于600。(3)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