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58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

1.简答题(共2题)

1.
下图表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写出实验室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除氧气外另一种产品是_____,这种方法是利用____;不同将物质分离。
2.
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根据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填序号)。
(2)当日影响C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
(3)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从哪儿来的?(写出一条)______。
(4)为防止空气的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写出一条)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
4.
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镁条迅速变短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D.放出热量
5.
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B.水 氢气+氧气
C.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D.二氧化碳+水碳酸
7.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C.二氧化碳D.加碘食盐
8.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便开始收集
9.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液体
10.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实验题(共4题)

11.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目的是:______。
(3)集气瓶事先放少量水,目的是:______。
(4)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12.
如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说明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_________。
(3)若用排空气发收集O2,应收集选择的装置是______, 验满的方法是____。
13.
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图1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法,整个实验中需要收集________瓶呼出气体;
(2)图2中向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向吸入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3)图3中向呼出气体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吸入空气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4)图3中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14.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处最先碳化(填字母),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层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______两种物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