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氧气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两反应可用相同的发生装置,但固体药品的作用不同,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某些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1)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其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用50mL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各次收集到1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等均相同):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起到了____________作用。请分析:当其它条件一定时,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用30mL10%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等均相同同):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
(1)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其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用50mL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各次收集到1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等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H2O2溶液浓度 | 1% | 5% | 15% | 25% | 30% |
所用时间/s | 660 | 205 | 25 | 4 | 3 |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起到了____________作用。请分析:当其它条件一定时,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用30mL10%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等均相同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MnO2用量/g | 0.2 | 0.4 | 0.6 | 0.8 | 1.0 |
所用时间/s | 8 | 5 | 3 | 2 | 2 |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
2.简答题- (共2题)
2.
完成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若实验室中无二氧化锰,可用高锰酸钾替代,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吗?答_________(是或不是)。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实验前细铁丝必须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若实验室中无二氧化锰,可用高锰酸钾替代,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吗?答_________(是或不是)。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实验前细铁丝必须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有刺激性气味,小亮做硫燃烧实验时也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水的实际体积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读数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有刺激性气味,小亮做硫燃烧实验时也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水的实际体积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读数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推断题- (共1题)
4.
某种紫黑色固体A加热,生成固体B和无色气体C;另取一种黑色固体D,点燃后放入C中,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只生成无色的气体E,古铜器表面常常有绿色粉末F,加热分解也能生成E。
(1)请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分离B可采取的操作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气体E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
(1)请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分离B可采取的操作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气体E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氢气的密度小,所以可用于制作氢气球 |
B.因为金属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所以被用来制造照明弹 |
C.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D.因为O2能支持燃烧,所以用O2可作燃料 |
8.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
9.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21:79 |
B.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
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
D.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10.
从2012年3月7日开始,苏州正式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向社会公布市区环境空气PM2.5实时监测数据,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很难被人体的呼吸系统过滤,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
12.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
B.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
15.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
C.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
D.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
16.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之一,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装置既可以用于制取氧气,也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 |
B.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导管口一有气泡产生即刻收集 |
C.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D.当气泡从瓶口逸出时,表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
5.选择题- (共2题)
17.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因进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作此诗时,被贬为黄州刺史。
18.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因进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作此诗时,被贬为黄州刺史。
6.多选题- (共1题)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洒出,将滴管紧靠容器口 |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
7.填空题- (共1题)
20.
(1)在“a金刚石、b石墨、c氧气、d氮气、e二氧化碳、f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的编号填空。
①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②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__,
③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④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
②过滤时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______,
③外壁潮湿的试管未擦干就加热固体时,可能的后果是:______。
①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②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__,
③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④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
②过滤时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______,
③外壁潮湿的试管未擦干就加热固体时,可能的后果是: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2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组成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
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
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锰酸钾”或 “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II、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_端(选填“m”或“n”),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某同学采用上图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从导管n管通往,他还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组成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
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
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锰酸钾”或 “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II、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_端(选填“m”或“n”),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某同学采用上图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从导管n管通往,他还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