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5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2

1.综合题(共1题)

1.
农业上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常会施用化肥。右图为一包化肥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标签并回答下列问题(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某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1)硝酸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因此证明这包氮肥包装标签的说明_____(填“有”或“没有” )虚假之处。
(4)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化肥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所以硝酸铵化肥运输时应避免撞击,保存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

2.推断题(共1题)

2.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C元素的单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D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一种成分,该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
(1)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写元素符号)
(2)铁在C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仅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F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反应生成C的单质。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C.木柴燃烧D.湿衣晾干
4.
分类是研究物质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D.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5.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6.
二甲醚(C2H6O)是一种化工原料,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3个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D.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氮气、氧气经混合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通常都比较稳定,因此他们都可以用作保护气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无关,只与分子本身的大小有关
D.许多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故氧气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燃料
9.
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4.选择题(共2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5.填空题(共2题)

13.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 3个镁原子__________; (2) 2个亚铁离子________ ;
(3) 氧化铝中铝显+3价_______ ; (4) 氮分子________。
14.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2)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主要利用了该物质的_______作用。
(3)若要检验本地区的自来水是否为硬水,常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利用_________得到的水可以看作纯水。
(4)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______( 请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6.实验题(共1题)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采用装置A和C,结果实验失败,原因是________。
(4)若实验室选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请你利用下图仪器I和II,设计收集一瓶较纯净的NO的操作方法: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