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50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6

1.简答题(共1题)

1.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并与同学交流。

⑴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要“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⑶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l/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2.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B.铁器生锈C.河水结冰D.食物腐败
3.
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
C.D.
4.
三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第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不加任何物质给它们分别加热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量
A.第一份最多B.第二份最多C.第三份最多D.一样多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镁+氧气氧化镁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稀有气体C.人呼出的气体D.净化后的空气
7.
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甲烷用作燃料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9.
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0.
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
B.溶解在天然水中氧气和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百分含量相同
C.天然水中溶解的氧气极少,所以在湖泊中养鱼要采取增氧措施
D.氧气和氮气相比较,氧气比氮气更易溶解于水
11.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代表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12.
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A.大量燃烧含硫煤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D.利用太阳能烧水
13.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14.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3.选择题(共2题)

15.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
16.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

4.多选题(共1题)

17.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使液态空气蒸发出氮气得到液态氧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5.填空题(共5题)

18.
物质变化的分类。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燃烧、缓慢氧化等概念填写在下列概念图相应的空格内,举例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物质的变化    举例:如 C+O2CO2
19.
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⑴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⑵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⑶一种银白色金属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0.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实验桌上。
21.
某同学要对化学实验室中空气质量进行检测,需要对室内气体取样,他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出化学实验室里的气体样品?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所示有一瓶刚收满的无色无毒气体.请你对该瓶气体作出猜想,并验证它是何种气体?

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3.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____________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____________装置。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____________装置。
⑶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__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