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4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____的结论正确的,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化学式
C2H4O2
C3H6O2
C3H6O2
X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单选题(共14题)

3.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
下列变化中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蜡熔化B.蔗糖溶解 C.木炭燃烧  D.酒精挥发
5.
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冰块:“太热了,我快融化没了”
6.
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少量二氧化锰(b),另一份不加(a),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正确的是(  )
A.AB.BC.CD.D
7.
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 5O22 P2O5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KClO3KCl + O2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 + O2SO2
D.通电分解水:2H2O===2H2↑+ O2
8.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食醋、加铁酱油B.白酒、医用消毒酒精
C.红磷、高锰酸钾D.洁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
9.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于2017年4月20日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肼(N2H4)是航天事业的功臣,常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肼是一种混合物     B. 一个N2H4分子由1个N2分子和2个H2分子组成
C. 肼的化学式可简写为NH2 D. N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10.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属于同种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11.
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测下列元素的单质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AB.BC.CD.D
12.
2005年9月19日20时许,位于江西丰城市洛市镇的昌丰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同学得知这一消息,开始讨论瓦斯的主要成分CH4的意义,下列四位同学中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
A.AB.BC.CD.D
13.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4.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5.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1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4.选择题(共1题)

17.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也是三角形(  )


5.多选题(共1题)

18.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氮分子:2N2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D.4个氢原子:2H2

6.填空题(共10题)

19.
下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
(2)B试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0.
写出下列问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1)“长征三号”火箭用液氢和液氧作燃料,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铝和四氧化三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1.
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
(1)这些物质分别是(用化学式填空):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2)甲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2.
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水  ③高锰酸钾  ④河水   ⑤液氧    ⑥空气 ⑦氢气 ⑧海水。几种物质,其中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化合物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
23.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4.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2)硫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3)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25.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氧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它的核电荷数是8,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3)在第二周期元素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6.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②乙图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7.
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移开酒精灯。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常见量筒的规格:10mL、50mL、100mL)。
(2)把石灰石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