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9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处方/随处   起哄/一哄而散   格物致知/恪尽职守
B.奔命/奔波   谬论/未雨绸缪   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C.挡驾/搭档   讴歌/呕心沥血   称心如意/割据称雄
D.窥伺/伺机   咀嚼/味同嚼蜡   惟妙惟肖/销声匿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跻身   招牌菜   严惩不贷   一代天骄
B.寒暄   老皇历   世外桃园   莫衷一是
C.怠漫   红扑扑   鸦雀无声   咎由自取
D.赡养   触摸屏   混为一谈   忠贞不瑜
3.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 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B.⑤①④③⑥②C.③⑥⑤①②④D.⑤④③②①⑥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从修辞或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先生姓梁氏,皙次其别号也。生世族,视声利篾如也。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未几,谢病归。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其雅操如此。
(选自王士祯《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辩论
C.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小题3】甲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小题4】两文都强调做人要不失其本心,有所坚守。请具体说说作者主张坚守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温暖的音乐
张军霞
①半夜,母亲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仍然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语了。她日夜守在病房前,衣不解带伺候着,看到母亲生命已无大碍,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②母亲说不出话,也不识几个字,她们之间的交流,全靠用手势比划来完成。母亲的饮食渐渐恢复正常,只是晚上常常失眠。有好几次,她实在困得熬不住,趴在床边沉沉入睡,醒来时,却发现母亲依然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神情那么失落。
③那天,她回家收拾衣物,无意之中,在母亲的枕头下面,发现了一个旧手机。那是她好几年前用过的,款式老旧。记得那时,她曾问母亲:“要不,给你买张手机卡?”母亲摇摇头说:“我哪里会用?”
④话这样说,母亲还是将那部旧手机拿走了,那时,父亲身体不好,时常病卧在床,母亲除了下楼买菜,几乎时时守在他的身边。为了解除母亲的寂寞,她还特意找了一个内存卡,下载了一些戏曲,装到了这部旧手机里。
⑤此时,她尝试着打开手机,发现尽管许久不用,它的电池竟还是满满的。她无意中点开了音乐播放器,里面流淌出来的,却并不是她之前放进去的音乐,而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再仔细听听,居然是沉稳而有规律的呼噜声!
⑥那声音,她最熟悉不过。童年时,母亲经常上夜班,总是父亲哄她入睡,因为白天的工作疲惫,有时候,哄着哄着,她还没睡着,歪在一边的父亲,却已经打起了呼噜。她想起来了,有一次,母亲拿着旧手机,反复按着什么键,让她教自己学录音……
⑦转眼间,父亲去世也有三年了。想来,在这一千多个夜晚,用来陪伴母亲的,慰藉她那寂寞心灵的,也只有父亲留在旧手机里的鼾声了。
⑧等等,声音怎么不对劲了?依然是打呼噜的声音,却变得细碎了很多。再仔细听听,这分明是母亲的呼噜声。记得几年前,有一次,父亲在吃早餐时,笑着说对她说:“你妈整天抱怨我打呼噜,她现在被我传染,睡觉时也打起呼噜来了!”母亲刚好从厨房出来,不服气地说:“不可能,我从小到大,睡觉一直很安静,从来没打过呼噜!”父亲笑笑,没再说话。
⑨一天,她和朋友出去玩,半夜才回来,父亲却坐在沙发上,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小。“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她轻声问。父亲没说话,悄悄示意她去里屋。她轻手轻脚推开门,借着窗外的月光,发现母亲早就进入了沉沉的梦乡,梦中的她,正发出轻微的鼾声。她回过头去,看到父亲脸上的笑容那么天真……
⑩她忽然明白了什么,把手机拿到医院,放到母亲枕边。那天晚上,母亲果然安然入睡了,睡梦中,还发出轻微的鼾声。
⑪一年之后,母亲痊愈。有一次,聊起旧手机里的秘密,原本说说笑笑的母亲,沉默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才缓缓地说:“当年,我和你父亲互相录下对方的鼾声,就是为了不管哪一个先离开,好歹留下点儿念想,剩下的那一个才不会太孤单……”
⑫她含着眼泪,轻轻擦拭着那部旧手机,小心翼翼。因为,那里面珍藏的,不仅仅是普通的鼾声,也是一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夫妻,为对方留下的,最温暖的音乐。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最温暖的音乐”。
【小题2】从记叙顺序看,第⑥段属于哪种顺序?有什么作用?
【小题3】品析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父亲没说话,悄悄示意她去里屋。她轻手轻脚推开门,借着窗外的月光,发现母亲早进入了沉沉的梦乡,梦中的她,正发出轻微的鼾声。她回过头去,看到父亲脸上的笑容那么天真……
【小题4】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该奖项用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这位既没有留学经历,又没有博士身份,更没有两院院士耀眼光环的中国老太太是中国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摘自《腾讯网》)
材料二:诺奖委员会主席朱琳对青蒿素制取过程的评价是:“他们使用了非常复杂的方法,从这些天然产物中获得有效成分。”据悉,上世纪60年代,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曾在实验过程中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她又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接触过屠呦呦的媒体记者描述她是个低调的科学家,她接受采访时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诺贝尔奖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摘自《新周刊》)
材料三:(1)近日,在宁波市开明街的屠呦呦旧居前,记者看到不少宁波市民带着小孩前来参观。李先生告诉记者:“特地带孩子来感受下屠呦呦的旧居,也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沾沾喜气。”
(济南网络广播电台)
(2)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曾多次发出“不要到我的老家去”的呼吁,不过他的“劝阻”似乎并无效果。2013年清明小长假三天,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把管家院子所种的胡萝卜拔光,意图沾沾“喜气”,又挖走墙角以沾“文气”。
(摘自《新华网》)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
(2)你从材料二中发现了屠呦呦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现象?你对此有何看法?

6.作文(共1题)

8.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终于找回了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