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3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6

1.综合题(共1题)

1.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现将1.1g二氧化锰放入30.2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待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的质量为29.7g。

⑴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结束后,可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二氧化锰。
⑶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g)。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
从图一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
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⑴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⑵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
(综合应用)
⑴“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此时可以用___________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油锅着火,应迅速向锅中掺水,降低温度使其熄灭
C.大楼里着火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子逃出火灾区
D.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避免吸入浓烟
E.森林失火,向逆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3.单选题(共17题)

3.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4.
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该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3: 2: 4    B. 1: 2: 2    C. 1: 2: 3    D. 3: 2: 2
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8
20
20
反应后的质量(g)
2
待测
32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1:2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6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
在3A+B=C+2D2的反应中,10g A和32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0B.20C.40D.80
7.
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aC2H6O+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b=nB.a+2b=m+2nC.a+b=m+nD.3a=n
8.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参加反应氧气质量之和。
9.
某纯净物稍微加热就能分解为氨气(化学式为NH3)、二氧化碳和水三种物质,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氮、氢、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物质不稳定
C.该物质由氮、氢、氧、碳四种元素组成D.该物质为化合物
10.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物质的质量总和;④分子的数目;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⑧元素的化合价;  ⑨原子的种类;⑩分子种类
A.①②③④⑤⑨B.①②③⑨C.①③⑥⑧⑩D.①④②⑦⑧⑩
1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AB.BC.CD.D
12.
在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燃烧红磷,有关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AB.BC.CD.D
13.
如图所示的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B.2CO+O22CO2
C.H2+Cl22HClD.2H2+O22H2O
14.
已知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 + 2H2O ,此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D.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15.
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条件下,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B.点燃条件下,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D.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氢气跟32份质量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6.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中必考虑的是(    )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17.
下列图示中灭火方法有错误的是(    )
A.AB.BC.CD.D
18.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雾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9.
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填空题(共2题)

20.
用化学符号表示宏观物质,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示方式。学好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学科的基础。请你按下列要求正确书写化学符号,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2个铝离子________, 3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___,构成食盐的离子符号________,氖气的化学式_________, 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氧化钾的化学式________。    
⑵水通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题(共1题)

22.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⑵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2KMnO4K2MnO4+ MnO2+ 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实验室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收集好后要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实验室制取氨气,常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制取氮肥的一种基本原料。你认为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 (填字母)。
⑸实验室利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反应来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硫化氢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制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