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期中)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3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待镁条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事先放少量细沙的目的是____

【提出问题】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原理,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是否合理?
【数据分析】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已确认本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规范.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除了氧气,减少的气体中一定还有_____.
【查阅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氮气中能燃烧生成固态的氮化镁(Mg2N3),符号表达式为_____;
【进行实验】将燃着的镁条分别伸入装满氮气、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镁条均能继续燃烧.
【得出结论】在点燃条件下,镁条不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原理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_____(选填 “合理”或“不合理”).
【交流与反思】将装置中缠有镁条的铁丝改为盛有红磷的燃烧匙(其余仪器和用品均不改变),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原理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其符号表达式为_____

2.单选题(共26题)

2.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河水结冰B.葡萄酿酒C.汽油挥发D.干冰升华
3.
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所有的原子都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4.
下列广告用语正确的是
A.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蒸馏水"绝对卫生,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C.水是生命之源
D.矿泉水中含有钾、钙、镁等多种对人体有成分,是一种纯净物
5.
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为单质B.该物质可能为混合物
C.该物质可能为化合物D.该物质不可能为纯净物
6.
下图中①、②、③、④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粒子②是一种阴离子D.③和④可能属于同种元素
7.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8.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
9.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铜是由铜分子构成的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10.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B.2N2C.ZnD.Cl2
11.
砷化镓是一种光源材料。根据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是Ga
C.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D.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12.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B.H 2C.2H 2D.2H2O
13.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A. CO B. O3 C. N2 D. H2O
14.
下列图中能表示两个氮分子的是(  )
A.AB.BC.CD.D
15.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16.
有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2BCx,则x的值为(   )
A.1B.2C.3D.4
17.
人体吸入的O2有2%的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的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6
18.
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SO2、CO2、H2B.CO2、NO2、N2
C.SO2、CO、NO2D.HCl、N2、O2
19.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0.03%B.78%C.25%D.19%
20.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将药品装入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④③⑥⑦⑤B.①②④③⑥⑤⑦
C.②①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⑦⑥⑤
21.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D.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
22.
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l%,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3.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4.
(2分)2014年5月中旬一场暴雨过后,某城镇边的一条河中惊现红色河水,被称为“红色多瑙河”,原来是某印染厂将积存的印染废水趁大雨倒入河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为防治水污染,工业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5.
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体积读数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
26.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试管和量筒都可以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
27.
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3.选择题(共4题)

28.

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29.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30.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31.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4.填空题(共7题)

3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属于单质的是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
①洁净的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液氧④二氧化碳⑤铁粉⑥氮气⑦高锰酸钾⑧氧化铁。
33.
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铁离子___________ (2)硫酸钾_________(3)两个水分子__________
(4)N20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5)钙元素_________
34.
写出下列符号数字“3”的含义:
(1)SO3_______________(2)3CO2 __________________(3)Al3+____________________
35.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 (填序号,下同),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来完成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留适量的水(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___ .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 .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
36.
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未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
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 E.吸附
(2)自来水厂一般用氯气投药消毒,此过程为___变化.(3)过滤池中过滤掉水中的____
(4)汲附池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的______.(5)检验硬水和软水应使用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
37.
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其作用是_____;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的错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2)若滤液仍然浑浊,应_______________
38.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__________电,由图可知 A端为__________极。
(2)当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