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3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8

1.综合题(共1题)

1.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
(2)图1为污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一级处理中,“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该杂质是_____;活性污泥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
(4)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填“a”或“b”),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先将_____放在a口附近,再打开活塞。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6)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这利用的氧气的性质是_____。
(7)(资料)蜡烛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消耗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是3:2.如图3所示,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蜡烛熄灭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
(8)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4中最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9)地质博物馆中有许多矿石,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图5:
①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②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你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不变。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
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0
30
15
30
30
30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6
x
6
6
6
6
水槽中水的温度
20
90
70
70
20
20
锥形瓶中的物质
﹣﹣﹣﹣﹣
﹣﹣﹣﹣﹣
﹣﹣﹣﹣﹣
﹣﹣﹣﹣﹣
0.5g NaCl
0.5g FeCl3
60min内产生氧气(mL)
0.0
41.0
4.5
12.1
2.0
650.0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答两点)。

3.简答题(共2题)

3.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同学们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白磷,两个注射器和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60mL空气。加热装有白磷的玻璃管至白磷燃烧
②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燃着的白磷熄灭
③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ⅰ.玻璃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ⅱ.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ⅲ.步骤③中,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为_____mL。
4.
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进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步骤1:烧杯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燃烧匙中放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塞紧瓶塞。
步骤2:从注射器中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2)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

4.科普阅读题(共1题)

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高存文、王晶禹,原文有删改).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当煤粉、面粉和铝粉等可燃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短时间内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气压引起爆炸.燃烧时气压和气压上升速率越大,爆炸威力也越大.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粉尘爆炸除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会受到粉尘浓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氧气含量和容器形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是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在密闭容器中爆炸时气压上升速率的测定结果.图中显示,发生爆炸时在粉尘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上升速率随氧气浓度减小而降低.粉尘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粉尘发生第一次爆炸时,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压力减小,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破坏力更大.粉尘爆炸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如:通风除尘、向密闭容器或管道中充入氮气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是_____(填序号).
a.悬浮的粉尘浓度 b.氧气 c.引起粉尘爆炸的温度
(2)依据曲线图得出“当氧气浓度为21%、粉尘浓度小于a值时,爆炸威力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其原因_____.
(3)引发第二次爆炸的粉尘来源是_____.
(4)淀粉厂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N2,这种做法可预防粉尘爆炸的原因是_____.
(5)除文中列举的预防措施外,请你再举一条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_____.

5.单选题(共22题)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
7.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易升华   B. 酒精能燃烧
C. 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8.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9.
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食物腐败D.动物呼吸
10.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蜡烛中含有
氢、氧元素
C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AB.BC.CD.D
11.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B.H2C.2H2D.2H+
1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B.自然界的水C.加碘食盐D.五氧化二磷
13.
已知碳14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碳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B.8C.12D.14
14.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5.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1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17.
生产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三种元素
B.将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
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D.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
1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H2O C.CO2D.H2O2
19.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硫C.蜡烛D.红磷
21.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B.伸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2.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D. 打开弹簧夹,最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23.
a和b为两份质量、浓度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b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当分别同时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B.
C.D.
24.
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
25.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26.
遭遇重度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停止室外建筑施工B.冬季长跑照常进行
C.尽量减少外出活动D.外出戴活性炭口罩
2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

6.选择题(共1题)

28.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q=12{#/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S4a4{#/mathml#} ={#blank#}1{#/blank#}.

7.填空题(共2题)

29.
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_____含量最高的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B.氧化物C.纯净物
3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氢_____;碳_____;氧_____;硫_____;氯_____;镁_____;铜_____;铝离子_____;亚铁离子_____;铁离子_____。
(2)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由_____和_____构成。
(3)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4)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8.实验题(共1题)

31.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或_____,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