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图中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B是一种气体;C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如果B和D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①如果A是一种无色液体,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是一种红色粉末,A→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如果B和D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①如果A是一种无色液体,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是一种红色粉末,A→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反思与交流】
①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①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2.40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______。
A. 3.33g B. 4.00g C. 3.28g D. 3.96g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 现象:_________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
【反思与交流】
①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①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2.40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______。
A. 3.33g B. 4.00g C. 3.28g D. 3.96g
3.单选题- (共14题)
4.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51 | 9 | 3 | 17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23 | 3 | x | 51 |
A.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Q可能是单质 |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D.该反应中M与N质量变化之比为14:3 |
5.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3种 |
B.反应Ⅱ中有单质生成 |
C.此装置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
D.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NO2与CO分子个数比为1:2 |
9.
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11.
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像小狗的某物质(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下列关于“小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0 |
B.“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C.“小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
D.“小狗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约为92.3% |
1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木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
B.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木条燃烧更旺 |
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
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内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 |
4.选择题- (共1题)
17.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mathml#} ={#blank#}1{#/blank#}.
5.填空题- (共3题)
18.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Ⅰ. 为验证水的组成,兴趣小组用图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1)电解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连接电源两端的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B.管a与管b中液面下降
C.管a与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管c中液面上升
(2)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置于b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能观察到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写名称)。
Ⅱ.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吸附池可以将硬水软化
C.清水池中的水是纯净物
D.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明矾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高铁酸钾[K2FeO4]是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 = 4Fe(OH)3↓+8X+3O2↑,则X为______。
A.K2O B.KOH C.K D.KH
Ⅰ. 为验证水的组成,兴趣小组用图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1)电解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连接电源两端的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B.管a与管b中液面下降
C.管a与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管c中液面上升
(2)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置于b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能观察到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写名称)。
Ⅱ.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吸附池可以将硬水软化
C.清水池中的水是纯净物
D.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明矾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高铁酸钾[K2FeO4]是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 = 4Fe(OH)3↓+8X+3O2↑,则X为______。
A.K2O B.KOH C.K D.KH
19.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在A、B和C中,通过比较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从图中还可看出,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氢气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还能在氯气中燃烧。下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示意图,请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氢气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还能在氯气中燃烧。下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示意图,请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0.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_________。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写出离子符号)。由此可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元素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字母)。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_________。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写出离子符号)。由此可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He | B.Be | C.Mg | D.P |
6.实验题- (共1题)
21.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3)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如果用A和E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装置漏气
B 收集之前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
C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收集
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3)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如果用A和E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装置漏气
B 收集之前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
C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收集
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