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空气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 。
(3)图2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_____ 。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______,B中的现象是______。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 。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⑤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 g。
⑥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 。
⑦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_______ 。

(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 。
(3)图2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_____ 。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______,B中的现象是______。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 。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 149g |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 152.4g |
⑤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 g。
⑥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 。
⑦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_______ 。
2.单选题- (共16题)
7.
小明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CO)化学式写成“Co”的原因.下列针对CO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一个钴原子中有27个质子 ②Co表示非金属元素
③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④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①一个钴原子中有27个质子 ②Co表示非金属元素
③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④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8.
瘦西湖工人将赤霉酸(C19H22O6)注入柳树,以减少柳絮。下列关于赤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H元素质量比为19∶22 B. 相对分子质量为346 g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赤霉酸中含47种元素
A. C、H元素质量比为19∶22 B. 相对分子质量为346 g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赤霉酸中含47种元素
1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给铜绿加热,能看到绿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氧化镁,放出热量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17.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肥皂水振荡、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5题)
4.多选题- (共1题)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所有固体析出再停止加热 |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
D.潮湿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不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 |
5.填空题- (共5题)
24.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氦原子______;②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③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______; ⑤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
⑥人体缺__________元素会的侏儒症。
(2)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镁 B.氮气 C.氧气 D.明矾 E.加碘食盐
①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_;
②可制作照明弹的是_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
④净水时可使水中微小颗粒物沉降的是________;
⑤可用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燃烧____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
③碳酸受热分解_______
①2个氦原子______;②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③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______; ⑤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
⑥人体缺__________元素会的侏儒症。
(2)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镁 B.氮气 C.氧气 D.明矾 E.加碘食盐
①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_;
②可制作照明弹的是_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
④净水时可使水中微小颗粒物沉降的是________;
⑤可用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燃烧____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
③碳酸受热分解_______
25.
已知六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
(1)A、B、C、D、E、F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
(2)表示原子的微粒是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微粒是__________, 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4)最容易失电子的微粒是_________,形成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

(1)A、B、C、D、E、F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
(2)表示原子的微粒是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微粒是__________, 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4)最容易失电子的微粒是_________,形成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
26.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D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
①实验中某同学发现D装置水槽中的水变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用E装置也可以收集氧气,若E装置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收集。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小明将排水法收集的O2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却并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你帮他分析可能是________的原因。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比双氧水制氧气还要剧烈得多。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备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若没有注射器,可将其换成__________(填实验仪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某同学用C装置制备CO2,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
①若用E装置检验CO2,E装置中盛放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
②用F装置收集CO2,证明CO2已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③将收集到的气体沿G装置烧杯右侧内壁缓慢倒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D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
①实验中某同学发现D装置水槽中的水变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用E装置也可以收集氧气,若E装置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收集。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小明将排水法收集的O2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却并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你帮他分析可能是________的原因。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比双氧水制氧气还要剧烈得多。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备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若没有注射器,可将其换成__________(填实验仪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某同学用C装置制备CO2,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
①若用E装置检验CO2,E装置中盛放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
②用F装置收集CO2,证明CO2已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③将收集到的气体沿G装置烧杯右侧内壁缓慢倒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7.
如图1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B端为电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___,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5)在上海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6)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_____。
A.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图中B端为电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___,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5)在上海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6)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_____。
A.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A.将海水淡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