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3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8

1.综合题(共1题)

1.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选填序号)。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___________(填编号)
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氯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加热前就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好
(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C处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
(5)某同学欲测定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粉末与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其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实验所用药品装入各仪器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
在实验过程中,若烧瓶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水准管_________(填“上提”或“下移”)。
④等恢复至室温,并________________后,再次记录量气管刻度;
【交流讨论】利用甲装置,即使操作无失误,由于加入的酸要占一定体积,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某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如图乙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 mL,充分反应后,右侧针筒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 mL。
(6)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就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提出问题】红砖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红砖粉可以代替MnO2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②准确称量0.5g红砖粉,并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③在步骤②的试管中加入10mL 6%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④待步骤③的试管中无气泡冒出后,经过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粉末仍为0.5g;
⑤另取10mL6%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步骤④中所得固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
【问题讨论】
a.步骤①中的现象为_________,步骤③、⑤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步骤④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若提供了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
c. 步骤⑤实验的目的为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并完成填空: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绿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有一种淡黄色粉末可制备消毒杀菌剂。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硫粉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5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______(选仪器名称)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决定采用方案一,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操作简单 B.无实验污染 C.节约能源
【实验验证】用下图装置实验,将淡黄色粉末加入试管中

①若无现象,则此粉末为_________,
②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可观察到试管中的
现象是______,烧杯中出现气泡,说明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确定该淡黄色粉末是过氧化钠。
【问题讨论】兴趣小组通过讨论,认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O2。可采用________操作验证。

4.单选题(共11题)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食物腐败C.氨水挥发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5.
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6.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化学式:C15H24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双氢青蒿素是氧化物
B. 双氢青蒿素中含有12个H2分子
C. 双氢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双氢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5∶24∶5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B.铁C.硅D.氧
8.
如图是Cr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铬原子中,中子数是24
B.铬原子的相对质量是51.99g
C.铬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D.铬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9.
“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4C.+5D.+6
10.
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固体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
A.20%B.25%C.85%D.80%
1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A.加热含有石蕊的碳酸溶液可证明碳酸发生了分解
B.实验室中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
C.采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出H2O中的MnO2
D.用MnO2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14.
扬州将成为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地。主题初步定为“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下列做法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相违背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
B.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等物品的使用
C.人走不忘关电灯,洗手不忘关水笼头
D.师生间问候发电子贺卡代替赠送纸质贺卡

5.多选题(共2题)

15.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能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不变
16.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B.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C.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②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整个转化过程说明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6.填空题(共5题)

17.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碳元素_______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___;
(3)4个氨气分子___________; (4)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5)2个铜原子__________; (6)缺少__________易得侏儒症
18.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镁B.氧气C.氮气D.红磷 E.一氧化碳   F.大理石
(1)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_; (2)可制作照明弹的是___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_; (4)可制用作烟幕弹的是________;
(5)实验室制CO2的原料是_______; (6)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19.
填写专业术语名或物质名称
(1)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________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3)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来检验。
20.
选择下列适当的仪器填空(选填序号):
A药匙 B三角漏斗 C量筒 D酒精灯
(1)取用粉末状药品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加热药品需用   
(4)过滤用到的主要仪器  
21.
下图为某高钙片的外包装药品部份说明,请仔细观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g。
(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这里的“钙”指 (填字母)。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4)计算该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需有过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