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3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7分)为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①取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结论
A试管所取样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内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1)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B.榨取果汁C.工业炼铁D.水的三态变化
3.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6
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 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 该原子的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
4.
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阳离子 B. 一定是阴离子
C. 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 无法确定
5.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6.
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锇的原子序数是76
B.锇的元素符号是Os
C.锇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
7.
下列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气体是(   )
A.SO2、CO2、H2B.CO2、SO2、N2C.SO2、CO、NO2D.SO2、N2、O2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②④③⑥⑤D.①②④③⑤⑥
10.
在氯酸钾里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加热时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使产生的氧气增多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成为氯酸钾受热分解时的催化剂
11.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3.填空题(共6题)

12.
下列描述中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不可燃  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13.
(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IA
 
0
1
1H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He
4.003
2
3Li
6.941
4Be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
(4)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它们的原子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从微观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构成的,从宏观上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组成。
14.
(1)用化学用语填空:铝离子_________;5个氧原子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___;氧离子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
(2)D中x=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4)E中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6.
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__________,排水法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
17.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学过了五种途径可以制氧气,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反应途径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发生化学变化的途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