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拓展应用】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Ⅰ. ![]() |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 ①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②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
Ⅱ. 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 ①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滤渣质量等于ag | 红砖粉末的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Ⅲ. ![]() |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 |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
【拓展应用】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氮气、木炭、硫、氧气、红磷、铁丝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红热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
(1)写出A、B、C、D的名称:A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B、C、D的名称:A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7.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14.0 | 3.2 | 1.0 |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 10.0 | 7.2 | x | 1.0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一定是催化剂 | B.a和b是反应物 |
C.x=3.2 |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8.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
C.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变化 |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 H2O |
B.2KMnO4![]() |
C.Fe2O3+6HCl=2FeC13+3H2O |
D.2NaOH+CuSO4=Cu(OH)2↓+NaSO4 |
12.
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4.
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5.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说了,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
16.
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
17.
一氧化氮(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收集一氧化氮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 B.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
C.排水集气法 |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
5.填空题- (共10题)
19.
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图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20.
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可燃冰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获得热量,甲烷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_____。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获得热量,甲烷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_____。
21.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_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少了,此反应____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少了,此反应____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2.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
23.
在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已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硫元素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12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3)写出1号元素和8号元素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硫元素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12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3)写出1号元素和8号元素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5.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__ (2) 氦气_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__
(4)氯化钾_____________(5)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
(1)2个磷原子_______ (2) 氦气_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__
(4)氯化钾_____________(5)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
26.
自然界生命体的有机物组成除C、H、O外还有其他元素,如藻类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106H263O110N16P)的组成中就含有N和P元素。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写出α—丙氨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是___________

(1)写出α—丙氨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是___________
27.
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移开酒精灯。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移开酒精灯。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