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确定结构 ②分离提纯 ③人工合成
(2)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向无色的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确定结构 ②分离提纯 ③人工合成
(2)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向无色的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__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__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单选题- (共21题)
17.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核内质子数目 | B.核内中子数目 |
C.核外电子数目 | D.相对原子质量 |
20.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
4.选择题- (共3题)
5.填空题- (共10题)
27.
某小组通过对人体呼吸过程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1)X是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
(2)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用排水集气法判断集气瓶中已收集满呼出气体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在呼吸过程中,气体Y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 | Y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 |
呼入气体 | 78% | 21% | 0.03% | 0.06% | 0.91% |
呼出气体 | 75% | 15% | 3.68% | 5.44% | 0.88% |
(2)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用排水集气法判断集气瓶中已收集满呼出气体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在呼吸过程中,气体Y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 是____或___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时等到导管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从水中撤离导管 ③收集气体④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检查气密性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__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 是____或___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时等到导管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从水中撤离导管 ③收集气体④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检查气密性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__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2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每空只需填一个,下同);
②能作高能燃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霓虹灯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④能用来灭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请从上面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下表分类的化学式填空(每空只需填一个)
A.氧气 | B.水 | C.氢气 | D.氮气 E.稀有气体 F. 二氧化碳 |
②能作高能燃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霓虹灯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④能用来灭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请从上面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下表分类的化学式填空(每空只需填一个)
物质分类 | 单 质 | 化合物 | 氧化物 |
化学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1.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表,完成下列各题:

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数字“2”(加点)的含义
①2H2O_____________② Mg2+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表,完成下列各题:

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数字“2”(加点)的含义
①2H2O_____________② Mg2+_____________ ③

32.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

(1)气体a是_________,气体b是________, 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说明水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1)气体a是_________,气体b是________, 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说明水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33.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4)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4)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34.
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列出计算式并计算结果)
(1)O2 _________(2)H2O_________ (3)2KMnO4 _________ (4)Ca(OH)2_________
(1)O2 _________(2)H2O_________ (3)2KMnO4 _________ (4)Ca(OH)2_________
35.
右图是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其中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试计算: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2)葡萄糖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葡萄糖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180g葡萄糖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2)葡萄糖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葡萄糖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180g葡萄糖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