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图4装置,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交流反思)
(6)对照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经典赏析)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图4装置,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交流反思)
(6)对照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流程题- (共1题)
2.
化学小组要分离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和少量碳(C)。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在操作1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2是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 。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1和操作2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4)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气体D,气体D是_________ ,其机理是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钙能吸收气体D,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1)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在操作1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2是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 。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1和操作2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碳粉和氯化钾 | B.泥沙和食盐 | C.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 D.二氧化锰和碳粉 |
3.单选题- (共11题)
5.
小明同学在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①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③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④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 B.①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⑥ | D.②③④⑤⑥ |
6.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8.
薄荷醇(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薄荷醇不属于化合物
B.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4
D. 薄荷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A. 薄荷醇不属于化合物
B.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4
D. 薄荷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B | 端午时节粽飘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C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D | 水通电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A.A | B.B | C.C | D.D |
13.
雾霾是今年“两会”点击率颇高的词汇。下列有关雾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有效减小雾霾 |
B.化学在雾霾监测和治理中起重要作用 |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有效减小雾霾 |
D.雾霾能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
4.填空题- (共1题)
14.
(1)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国标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矿物质水中含有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
②久置的水中会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写出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
③表中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___;
④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现有H、O、Al、N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是_________;②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是________;
③常用来炼钢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

①矿物质水中含有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
②久置的水中会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写出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
③表中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___;
④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现有H、O、Al、N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是_________;②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是________;
③常用来炼钢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5.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C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出该实验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6)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为了收集纯净的NO 气体,利用如图所示仪器Ⅰ、Ⅱ,用胶管将_____ (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C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出该实验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6)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为了收集纯净的NO 气体,利用如图所示仪器Ⅰ、Ⅱ,用胶管将_____ (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