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2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2

1.流程题(共1题)

1.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氨气NH3):

(1)合成氨气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5Pa)
﹣252
﹣195.8
﹣183
﹣33.35
 
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之间。

2.综合题(共2题)

2.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则n=______。写出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溴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水是人类重要的资源。
①目前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紧缺。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除去硬水中过多的Ca2+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就可以得到软水。
(3)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己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
①这种可燃冰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C:H:O=______________;
②这种可燃冰的质量为________g时,与44g二氧化碳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3.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端(填“b”或“c”)进入,选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
若将B装置换成C装置,则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下图的装置,可以粗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第1步:在一个容积为V毫升的集气瓶中加入V1毫升(少量)的水,量筒中预先装入V2毫升的水。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再塞紧塞子。
第3步: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松开止水夹。此时水进入集气瓶,最终量筒中的水面停止在刻度V3毫升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此设计方案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红磷必须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方案中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1题)

5.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D.玩具机器人“变”形
6.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物呼吸B.酿造米酒C.食物腐败D.纸张燃烧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8.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碳、水蒸气B.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
C.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D.混合物:高锰酸钾、河水
9.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⑥D.②⑤⑥
10.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对这里所说的“铁”理解正确的是
A.铁单质B.铁离子C.铁元素D.亚铁离子
11.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HeB.H2C.OD.2Cu
12.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下图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
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C.可燃性气体在使用时,应该先点燃后验纯
D.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4.
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钠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氢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小木条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A. A    B. B    C. C    D. D
15.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