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初四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初四化学(二)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2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3

1.简答题(共2题)

1.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再将灼烧所得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2)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
(1)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

2.计算题(共1题)

3.
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某稀硫酸溶液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30g,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47.67g.

请您通过计算,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一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最后pH≥7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___________。
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从粒子的角度分析)。
(2)设计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
提供的实验仪器与药品:10%的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3)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试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_______。为此,还需要选择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4.单选题(共9题)

5.
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烯烃(一类有机化合物)复分解反应方面的重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下列图示可以被理解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   )
A.AB.BC.CD.D
6.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汽油挥发;酸雨的形成
B.湿衣服变干;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D.铁制成铁锅;植物的光合作用
7.
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SO3   NaHSO4  NaOH Na2SO4
B.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H2O   HNO3   Ca(OH)2   CuSO4
D.HClO   HCl    Mg(OH)2    MgCl2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则20℃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34:100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则20℃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34:100
C.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27:100
D.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27:100
9.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盐酸反应B.与二氧化碳反应C.与氯化铜溶液反应D.与氧化铁反应
10.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
A.用纯碱(碳酸钠)除去面团发酵后产生的酸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铁桶盛装稀硫酸D.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
11.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氢气D.氯化氢
12.
下列物质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 CaO
B.铁锈 氢氧化铁  Fe(OH)3
C.生石灰 消石灰  Ca(OH)2
D.烧碱  火碱  NaOH
13.
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烧碱 D. 食盐

5.选择题(共1题)

14.在比例尺是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cm,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blank#}1{#/blank#} m.

6.填空题(共8题)

15.
只有正确认识了物质,才能合理改造和应用物质.请你运用归纳/演绎、实验、比较/对比等科学方法认识氯化钠.
(1)用归纳演绎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已知下列反应:HCl+AgNO3=AgCl+H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①上述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运用(填“归纳”或“演绎”)______法得到这组反应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②由①中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运用的是(填“归纳或“演绎”)______法.
(2)用实验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①要验证(1)②中“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推断,需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有实验法认识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其实验方法是______.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通过比较/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有(选字母编号,下同)______,不同点有______.
A.易溶物质B.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方向C.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D.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E、23℃时的溶解度
F、40℃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
16.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固态物质可能是哪几种?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写化学式)
推测
固体物质
无色溶液
推测一
____
____
推测二
____
____
推测三
____
____
 
17.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c>a=bB.a=b>cC.a>b>cD.b>a>c
(5)现有t2℃的a、b两份饱和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溶液仍是饱和的,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想从a的溶液中得到C晶体,最好采用__________结晶方法。
18.
在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饱和食盐水倒出,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再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水的质量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倒出的食盐水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9.
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明同学回家用蔗糖、洗洁精、花生油、大理石和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家庭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花生油;大理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花生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  有关。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     。
20.
联欢会上,小方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装在酒瓶中的稀盐酸,观察到下列现象:A杯中变为“葡萄酒”(变为红色);B杯中变为“汽水”(产生大量气泡);C杯中的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帮她揭开魔术的秘密。
(1)A杯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2)B杯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3)C杯中盛放的是AgNO3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1.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

写出下列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选用一种试剂就能非常简便地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