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展开研究,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①小轩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氧气,可以选择B装置和装置________组合(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小轩发现反应速度过快,同学给出了下列建议,你来帮小轩判断一下正确的建议有_________
②小檀同学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编号)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氧气收集满了,收集满的氧气应该瓶口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
③F装置是一种简易的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__端通入。(填"a ”或"b")

④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小檀,氯化钾可以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化肥,所以小檀决定从混合物中提取氯化钾,给班级的植物施肥,他提取氯化钾的步骤为____________
如果小檀制取了0.6moL的氧气,理论上他可以回收多少克氯化钾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①小轩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氧气,可以选择B装置和装置________组合(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小轩发现反应速度过快,同学给出了下列建议,你来帮小轩判断一下正确的建议有_________
A.往长颈漏中加些蒸馏水 | B.提高反应的温度 |
C.改用较小容积的反应装置 | D.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 |
③F装置是一种简易的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__端通入。(填"a ”或"b")

④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小檀,氯化钾可以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化肥,所以小檀决定从混合物中提取氯化钾,给班级的植物施肥,他提取氯化钾的步骤为____________
如果小檀制取了0.6moL的氧气,理论上他可以回收多少克氯化钾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单选题- (共16题)
3.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C2H2+5O2![]() |
B.CuSO4+2NaOH→Na2SO4+Cu(OH)2↓ |
C.2Mg+O2![]() |
D.Zn+H2SO4→ZnSO4+H2↑ |
6.
水果因含有乙酸乙酯等物质而具有芳香气味,关于乙酸乙酯( C4H8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由三个元素组成 |
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1 |
7.
某气体可能是由O2、SO2、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经分析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符合要求的组成是( )
①SO2 ②SO2、H2 ③CO2、H2 ④SO2、CO2、H2 ⑤O2、SO2
①SO2 ②SO2、H2 ③CO2、H2 ④SO2、CO2、H2 ⑤O2、SO2
A.①③⑤ | B.①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9.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44gCO2含有2mol氧
B. 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 氧气的摩尔质量是16g/mol
D. 1mol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A. 44gCO2含有2mol氧
B. 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 氧气的摩尔质量是16g/mol
D. 1mol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12.
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
B.电解水时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
13.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增加 |
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C.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
D.溶质溶解度变大 |
14.
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 |
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
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不断搅拌可增大蔗糖的溶解度 |
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解的更多,又可以使其溶的更快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3题)
2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写出含量最多的气体的是______,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②生理盐水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生理盐水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③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Ⅰ.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流程如下:

自来水生产流程中加氯气的作用是_________,通过过滤池除去的是_________;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明矾的成分是KAl(SO4)2·12H2O,该物质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0.2mol明矾中含_______个硫原子。
Ⅱ.下图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填“1”或“2”);检验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④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和水反应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3所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写出含量最多的气体的是______,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②生理盐水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生理盐水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③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Ⅰ.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流程如下:

自来水生产流程中加氯气的作用是_________,通过过滤池除去的是_________;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明矾的成分是KAl(SO4)2·12H2O,该物质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0.2mol明矾中含_______个硫原子。
Ⅱ.下图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填“1”或“2”);检验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④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和水反应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3所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1.
如图A所示是用白磷(着火点为40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白磷接触。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②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实验中的气球一方面创造了一个密闭的环境,令一个作用是_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另一名同学也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
④实验结束时(如图B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现象 |
将装置A放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上称量。 | 示数为158.4g |
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白磷。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_,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 |
冷却至室温如图B所示,再次称量装置 | 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g |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②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实验中的气球一方面创造了一个密闭的环境,令一个作用是_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另一名同学也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
④实验结束时(如图B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2.
下图是A、B、C是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d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②t1℃时将20克A物质与50克水混合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③t2℃等质量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加入水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④将40克c点所在的溶液降温到a点,析出晶体_________克。
⑤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Ⅰ.都是饱和溶液 Ⅱ.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Ⅲ.溶剂质量A>B>C Ⅳ.溶液质量C>B>A

①d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②t1℃时将20克A物质与50克水混合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③t2℃等质量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加入水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④将40克c点所在的溶液降温到a点,析出晶体_________克。
⑤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Ⅰ.都是饱和溶液 Ⅱ.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Ⅲ.溶剂质量A>B>C Ⅳ.溶液质量C>B>A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