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强同学把上表中未填完的内容在表内横线上补充完整(共3处)。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① 对二氧化锰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② 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其目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总结 |
实验一 | 取10mL 8%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 |
实验三 | 向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强同学把上表中未填完的内容在表内横线上补充完整(共3处)。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① 对二氧化锰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② 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其目的是 。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是常见的液体,C、E是常见的气体,且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能进行如下图所示转化,请仔细分析图中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物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物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5.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
A. 原子 B. 单质 C. 元素 D. 离子
A. 原子 B. 单质 C. 元素 D. 离子
7.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4.填空题- (共3题)
9.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图(左)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右)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属于 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

(1)铟元素属于 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
10.
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①的名称: 。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①的名称: 。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