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测量项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烧杯中水的体积 |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 |
体积/mL | 80.0 | 54.5 | 126.0 |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6.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 |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B |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的水,振荡后观察塑料瓶是否变瘪 |
C | 验证某可燃物质含有氢元素 | 点燃该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 |
D | 验证微粒之间有空隙 | 向一端封口的长玻璃管中加满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按紧另一端后颠倒数次观察是否有空隙 |
A.A | B.B | C.C | D.D |
8.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图例说明,下列有关图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i”表示硅的元素符号
B. “14”指的是硅元素的原子序数
C. “硅”是元素名称,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D. “28.09”指一个硅原子的质量是基准碳原子质量的28.09倍

A. “Si”表示硅的元素符号
B. “14”指的是硅元素的原子序数
C. “硅”是元素名称,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D. “28.09”指一个硅原子的质量是基准碳原子质量的28.09倍
11.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
C.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
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
12.
自然界中,一些元素的原子可自动放射出具有固定组成的粒子而变为其它元素。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B.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质子
C.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电子 D.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中子
A.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B.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质子
C.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电子 D.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中子
13.
臭氧水是臭氧(化学式为O3)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6.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
C.向试管内的加入固体和液体药品时,应先加入固体药品,后加入液体药品 |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
17.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能多动手、勤实验,并能正确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下列是某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铜绿”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的氧化镁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 |
D.将6%的双氧水滴入放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冒出大量气泡,有水雾产生 |
18.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B.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
D.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
3.填空题- (共6题)
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同。

(4)高温条件下,氨气在氧气中用铂-铑合金(Pt-Rh)催化氧化。若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试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同。

(4)高温条件下,氨气在氧气中用铂-铑合金(Pt-Rh)催化氧化。若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试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23.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当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共有____种成分。
(2)加热碳酸氢铵:______,碳酸氢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中。(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铁丝燃烧: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当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共有____种成分。
(2)加热碳酸氢铵:______,碳酸氢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中。(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铁丝燃烧: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4.
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2)硝酸根离子:____;
(3)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显正四价:________;(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6)
表示_____的结构示意图。
(1)两个氮原子:_______;(2)硝酸根离子:____;
(3)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显正四价:________;(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6)

25.
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中最合理的是( )

A.A | B.B | C.C | D.D |
26.
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化学指标中的铜、铁是指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自来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________(写出任一种离子的符号)被称为硬水,可以加入肥皂水进行判断,若产生的泡沫较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即为硬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生命吸管”(如下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丝网,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过滤和________的作用。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5)如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小明认真观察该图后认为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名称)小红查阅资料了解到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结合该图小红分析后认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项目 | 标准 |
感官指标 | 无异味、异臭等 |
化学指标 | 铜<1.0mg/L,铁<0.3mg/L,氟化物<1.0mg/L,游离氯≥0.3mg/L等 |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化学指标中的铜、铁是指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自来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________(写出任一种离子的符号)被称为硬水,可以加入肥皂水进行判断,若产生的泡沫较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即为硬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生命吸管”(如下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丝网,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过滤和________的作用。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5)如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小明认真观察该图后认为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名称)小红查阅资料了解到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结合该图小红分析后认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