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0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计算题(共1题)

1.
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Vc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
(2)Vc的化学式为_____;
(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一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

(1)填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仪器有:铁架台(铁圈)、漏斗、烧杯、_____;
(4)步骤④得到的固体是CuO,说明CuO_____(“难”或“易”)溶于水.

3.单选题(共15题)

3.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D.玩具机器人“变”形
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示意图是(  )
A.B.C.D.
5.
下列对物质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二氧化碳、水、金刚石都是化合物
B.矿泉水、洁净的空气、海水都是混合物
C.过氧化氢、氧气、氧化铜都是氧化物
D.干冰、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都是纯净物
6.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 红磷     B. 五氧化二磷    C. 氢氧化钠 D. 食盐水
7.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 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 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8.
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2、CO2中均含有氧分子
B. 高锰酸钾(KMnO4)和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H2O和H2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D. 表示的粒子都阴离子
9.
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
图中的直线表示时某物质在不同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a、b、c、d四点则表示该物质在时的溶解情况,则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   )
A.
B.
C.
D.
11.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滴加液体
13.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14.
100g 25%NaCl溶液如图处理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X%的值是(  )
A.6.25%B.25%C.12.5%D.15%
1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 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16.
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7.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
B.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
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

4.多选题(共2题)

18.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微拉观:水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结构观: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9.
由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硝酸铵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B.图2: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
C.图3:反应后,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D.图4:A气体密度比空气小,B气体难溶于水

5.填空题(共7题)

20.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磷元素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③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水在通电作用下的反应:_____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_____.
21.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填“A”、“B”、“C”);
(3)B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常表现出来的化合价是_____;
(4)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A”“B”成“C”).
22.
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_____和_____构成;
(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①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3.
如图所示为实检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要选用A做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
24.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1)溶液配制:用50g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为1.13/cm3),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约为1g/cm3).该溶液配制的步骤是计算、_____、溶解.
(2)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待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回收了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实验应采取_____操作.
(3)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把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_____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用坩埚钳夹持一团钢丝棉,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未风钢丝棉燃烧,然后将钢丝棉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钢丝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据此可分析得知,钢丝棉能否燃烧与_____有关.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25.
在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蔬菜、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洗洁精等用品.
(1)小崔生火后在“灶”上悬挂铁锅时,小心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焰心加热B.使用内焰加热C.使用外焰加热
(2)烹饪牛肉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小秀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填一条性质);
(3)清洗餐具时,小文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4)野炊结束时,小俊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渍,这样的目的是_____.
26.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原因是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浄水方法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_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毐;
(4)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а.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