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明、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来到化学实验室亲自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图是他们分别设计的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并回答问题.

实验1: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2: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稀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3: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称量,然后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数据见下表:(锌与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1)写出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上述三个反应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由上述实验我们得到启示,探究_____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数目.

实验1: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2: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稀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3: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称量,然后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数据见下表:(锌与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编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反应前称量质量 | 9.6g | 212.6g | 118.4g |
反应后称量质量 | 16.0g | 212.4g | 118.4g |
(1)写出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上述三个反应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由上述实验我们得到启示,探究_____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数目.
2.计算题- (共1题)
2.
碳酸钠(Na2CO3)和稀盐酸(主要成分:HC1)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水和一种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向盛有10.6克碳酸钠的烧杯中加入100克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试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
3.单选题- (共7题)
4.
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 |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
D.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
6.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B.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 |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
D.氧气和臭氧的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8.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溶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 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
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
4.填空题- (共5题)
10.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上述物质中,D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上述物质中,D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1)亚硝酸钠含有的阳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2)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填序号)。
(1)亚硝酸钠含有的阳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2)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A.+3 | B.﹣3 | C.0 | D.+5. |
12.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____(填序号)。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下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
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________。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____(填序号)。
A.质子数 | B.电子数 | C.第一层电子数 | D.第二层电子数 |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下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


14.
下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那么,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_______、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
(2)B试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那么,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_______、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
(2)B试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