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届九年级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0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综合题(共1题)

1.
(1)在实验室易燃品柜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3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得只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①该物质含碳元素__________g,含氢元素_________g。
②该物质中__________(选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g;需要蒸馏水___________g;若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1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物品和砝码端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单选题(共11题)

2.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 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 C2H8N2+2N2O4 =" 3" X↑+2CO2↑+4H2O↑其中X的化学式
A.N2B.NOC.NO2 D.NH3
3.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橙汁饮料;②冰水混合物;③空气;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属于纯净物的有:②④
B.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充分搅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烷(C4H10)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B.钠元素和氯元素处在同一族,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C.①;② ;③; ④,①和②属同种元素,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D.①N2;②Mg2+; ③SO2中。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6.
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是空气
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D.由于人和动物呼吸作用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的氧气会逐年减少,二氧化碳会逐年增多
7.
下列物质颜色不是呈黑色的是( )
A.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锰C.木炭粉D.三氧化二铁
8.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将水通电点解一段时间
9.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NaCl = Na+ + Cl- ,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0.
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C.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细铜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3.填空题(共4题)

13.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____,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2)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的反应微观图,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A~H是初中常见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是无色液体且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C、E是无色气体,D、G是黑色固体,H是白色粉末,F在纯净的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MnO2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
(5)在做F在纯净的C中的燃烧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或垫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下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标出溶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组成如下表。
空气组成
X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4%
0.002%
 
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空气分离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X___________Y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
②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X__________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7.
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

(1)些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选择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