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9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计算题(共2题)

1.
我市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3.0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1.0g
笫四次加入10g
0.6g
 
请计算: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 g.
(2)10g稀盐酸能与_____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计算精确到0.1)
2.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你回答:
(1)“Vc”中含有_____种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_____次;
②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_____g.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B.糖水C.食醋D.碘盐
4.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原子
B. 它们的核外电子层不同
C.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D. 它们都具有稳定的结构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B.原子得到的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6.
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O3②2N ③N2④2Cl⑤Mg2+⑦H2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B.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
7.
测定水样中磷的含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化学式为(NH4)2MoO4],已知NH4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则Mo的化合价是
A.+7B.+6C.+4D.+1
8.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B.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
C. 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 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10.
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 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 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 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3.填空题(共5题)

11.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因素.

(1)王老师使用压强传感器等设备,检测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分解时气体压强如图所示的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由此可知,其它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_____(填“越快”、“越慢”或“不变”);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
12.
如图形象地表示甲、乙两种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甲图的比较分析,请从微观角度解释②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乙中分子构成的不同点为_____;
(3)乙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13.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化学式为CH4)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4个氮原子_____,
(2)2个氢分子_____,
(3)氧化铝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用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_____;若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若改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