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9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计算题(共1题)

1.
将4.0gCu – Zn合金粉末放到盛有1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Cu不与硫酸反应。相关实验数据如下:

(1)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2) 若不考虑该合金中除Cu、Zn以外的其他成分,请计算原Cu – Zn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小明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假设】a. 可能与硫酸的浓度(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实验】小明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收集证据】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③、④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1) 下表是小明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请你解释一段时间后,锌与硫酸反应由快变慢的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填一种)

3.单选题(共11题)

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传热性B.硬度C.可燃性D.挥发性
4.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做保护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铜丝要作导线——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C.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可燃性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且是黑色的
5.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条件下,CO和O2生成CO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1gH2和1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2g H2O
D.石灰石与适量盐酸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轻了
6.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水沸腾B.铁锅生锈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会燃烧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8.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铝合金B.净化后的空气C.干冰D.澄清石灰水
9.
元素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
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D.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10.
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FeB.3HC.N2D.NaCl
11.
焦亚硫酸钠(Na2S2O6)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3C.+4D.-2
12.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3.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AB.BC.CD.D

4.多选题(共2题)

14.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铝制得铝的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氧化铝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
C.金属镓和铝形成铝镓合金的过程是化合反应
D.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15.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B.硬水和软水——闻气味
C.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D.CO2和N2——燃着的木条

5.填空题(共4题)

16.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D和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F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 D物质有毒,其名称是____________,
(2) 固态的E物质俗称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验气体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物质的转化:①化学反应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____。②在自然界中,E转化为C的过程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工具,用正确的化学符号或名称表示
① 2个钾原子_________; ② 氢氧根_________;③ 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④ 2SO2____________。
18.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信息,按要求填空

(1)A元素在周期表①位置,请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由此看出,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9.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实验装置中气体a是_____气,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
(2)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
(4) 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

6.实验题(共1题)

2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实验。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 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乙选用双氧水并用B装置完成,其中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
(3) 丙同学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验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为_______。
(4) 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得到氨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F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通入的管口是_____(填“b”或“c”),有同学认为用F装置来收集氨气,后面再连接一个G装置,其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