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9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氧化铝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
有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________
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得出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__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新的问题】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探究】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铝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观察效果最差的_________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2.计算题(共1题)

2.
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请注意:需列出求解过程

3.简答题(共1题)

3.
根据图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白磷燃烧的文字(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该实验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_.
(3)C实验中,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浓氨水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 。

4.单选题(共9题)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镁 + 氧气氧化镁B.石蜡+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 + 氧气D.过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氧气
5.
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D.钚是金属元素
6.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Al B. H C. N2 D. H2O
7.
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碘、氟、锌是指()
A. 单质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8.
“笑气”(N2O)在医学上曾被用作麻醉剂,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1 C. +2 D. +3
9.
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焚烧
10.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1.
下列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
C.伸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5.选择题(共1题)

13.已知( {#mathml#}1a{#/mathml#} +ax)5﹣( {#mathml#}1b{#/mathml#} +bx)5的展开式中含x2与x3的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比为1:6,则a2+b2的最小值为(   )

6.填空题(共2题)

14.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方法.
(1)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填“Ⅰ”或“Ⅱ”)。

(3)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①7个氮原子__________ ;②3个钠离子_________
15.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图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_纯水(填“是”或“不是”)。
(3)家庭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6.
现有下列几种常见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和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组装仪器时在该装置试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生成物只有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