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12.5 g的大理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中制取CO2。产生CO2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 g;
(2)所用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 g;
(2)所用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明同学查阅资料时,发现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他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实验探究1】如右图
(1)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2)稍后看到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的现象。
【实验结论】
根据(1)(2)推理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
【思考】
小明同学欣喜异常,立即开始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
【实验探究2】观察试管中剩余固体的为黑色,所以剩余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能被磁铁吸引,所以剩余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猜想(1):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猜想(2):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探究3】将黑色粉末移入试管,然后滴入稀盐酸,观察到黑色固体消失,且无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写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在实验探究3中,剩余固体消失是和固体和盐酸反应还是固体溶解到水中,请设计个一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1】如右图
(1)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2)稍后看到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的现象。
【实验结论】
根据(1)(2)推理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
【思考】
小明同学欣喜异常,立即开始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
相关物质化学式 | Fe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否 | 否 | 能 |
【实验探究2】观察试管中剩余固体的为黑色,所以剩余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能被磁铁吸引,所以剩余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猜想(1):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猜想(2):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探究3】将黑色粉末移入试管,然后滴入稀盐酸,观察到黑色固体消失,且无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写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在实验探究3中,剩余固体消失是和固体和盐酸反应还是固体溶解到水中,请设计个一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单选题- (共14题)
5.
将4.6 g物质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则对物质X 的组成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C.只含有碳、氢元素 |
D.不能确定其组成情况 |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10.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她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
B.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D.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 |
11.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破裂――试管口略朝下倾斜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气密性不好 |
13.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 |
A | 铁粉 | 铜粉 | CuSO4溶液 |
B | CO2 | CO | 通过灼热的CuO |
C | KCl | MnO2 | 水洗即可 |
D | CaCO3 | CaO | 高温锻烧 |
A.A | B.B | C.C | D.D |
14.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 B.Cu+FeSO4=Fe+CuSO4 |
C.Cu+H2SO4=CuSO4+ H2↑ | D.Cu+2AgNO3= 2Ag+Cu(NO3)2 |
15.
2015年5月25日,益阳市某纸厂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掌握消防知识能有效地控制火灾的发生,下列情况中相应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现家中液化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 |
B.存放芦苇的仓库外面要张贴醒目的禁火标志 |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最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4.填空题- (共7题)
19.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_______________;
(3)
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_______________;
(3)

20.
信息: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该信息回答:
(1)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A.Mg+2HCl = MgCl2+H2↑ B.CaO+H2O = Ca(OH)2
C.2H2O
2H2↑+O2↑ D.H2+Cl2
2HCl
(2)你认为下列几大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3)你对初中化学教材给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下的定义有何体会____________。
(1)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A.Mg+2HCl = MgCl2+H2↑ B.CaO+H2O = Ca(OH)2
C.2H2O


(2)你认为下列几大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3)你对初中化学教材给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下的定义有何体会____________。
2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2)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1)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2)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