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6题)
10.
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
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 |
11.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燃烧更旺、继续燃烧、火焰熄灭,瓶中所盛气体是
A.氧气、空气、氮气 | B.氧气、氮气、空气 |
C.空气、氧气、氮气 | D.氮气、空气、氧气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10题)
20.
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A属于_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电子。

21.
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若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燃烧匙中的红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粗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
(4)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 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磷反应的结论。
(5)某同学实验时测得氧气的含量少于1/5,你认为实验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若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燃烧匙中的红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粗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
(4)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 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磷反应的结论。
(5)某同学实验时测得氧气的含量少于1/5,你认为实验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注明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

(1)写出图中各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仪器B中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_____________放出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各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仪器B中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_____________放出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27.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上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上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