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四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7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

1.单选题(共16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潮湿的衣服变干C.玻璃破碎D.火药爆炸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
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在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3.
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A.2CB.FeC.ND.H
4.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5.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
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7.
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市售加碘食盐的包装上标明每千克食盐中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含量是指
A.碘原子B.碘分子C.碘元素D.碘离子
8.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一组是
A.AB.BC.CD.D
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A.SiO2B.Al2O3C.Fe3O4D.H2O
10.
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
11.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燃烧更旺、继续燃烧、火焰熄灭,瓶中所盛气体是
A.氧气、空气、氮气B.氧气、氮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12.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中D.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中
13.
下列方法中,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试验B.用澄清的石灰水试验
C.观察颜色D.闻气味
14.
下列仪器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集气瓶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16.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选择题(共2题)

3.填空题(共10题)

19.
在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流溪河水;④红磷,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20.
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A属于_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电子。
21.
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叶绿素的化学式是C55H70MgN4O6,该物质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
23.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若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燃烧匙中的红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粗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
(4)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 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磷反应的结论。
(5)某同学实验时测得氧气的含量少于1/5,你认为实验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注明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蒸馏水和过氧化氢,请用实验的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要求写出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和结果)____________
26.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

(1)写出图中各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仪器B中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_____________放出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27.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上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8.
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如下图,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

(1)烧杯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