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2.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这种“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25.0 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⑴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⑴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 (共2题)
3.
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B为红色固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

⑴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⑵写出反应H→C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反应A→E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⑷答出G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⑵写出反应H→C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反应A→E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⑷答出G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⑴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___。
⑵氢氧化钙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钙必须_______保存。
⑶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⑷写出性质4所对就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⑴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___。
⑵氢氧化钙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钙必须_______保存。
⑶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⑷写出性质4所对就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3.简答题- (共2题)
5.
修建铁路所需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
⑴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钢是含0.03%-2%_______的铁合金;
⑶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少量的锈迹,这是因为铁与空气和__________直接接触;
⑷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融熔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⑴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钢是含0.03%-2%_______的铁合金;
⑶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少量的锈迹,这是因为铁与空气和__________直接接触;
⑷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融熔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将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⑵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⑶下列物质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双选)。

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⑵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⑶下列物质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双选)。
A.HCl | B.Ca(OH)2 | C.(NH4)2SO4 | D.BaCl2 |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⑵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⑴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⑵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 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⑵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⑴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________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⑵取步骤⑴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_____________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⑴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⑵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5.单选题- (共27题)
9.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
C.氢氧化钠用于除去油污,是由于氢氧化钠能溶解油脂 |
D.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食物 |
12.
某些化学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种方案,各个方案选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不可行的是( )
A.Fe、CuSO4溶液、Ag |
B.FeCl2溶液、Cu、AgNO3溶液 |
C.Ag、CuSO4溶液、FeSO4溶液 |
D.Fe、Cu、AgNO3溶液、盐酸 |
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
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 |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涤剂”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是洗涤剂乳化功能的体现 |
B.在溶液中,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
C.容器中各部分的溶液的性质都相同,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 |
D.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也不会增加 |
15.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
B.20 ℃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
C.20 ℃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
D.20 ℃时,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
16.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D.t1℃时, 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 |
18.
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中都能使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B.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试管
C.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 D. 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
A.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B.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试管
C.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 D. 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
19.
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取了7.4mL水 |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 |
C.用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
D.用pH试纸测得某次酸雨的pH约为6.5 |
20.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 | 除杂试剂 |
A |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
B |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 足量的稀盐酸 |
C |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 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 |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A.A | B.B | C.C | D.D |
21.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
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
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D.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
28.
一些食物就得近似pH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玉米粥 | 鸡蛋清 |
pH | 3.5~4.5 | 2.9~3.3 | 6.3~6.6 | 7.0~8.0 | 7.6~8.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
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苹果 |
29.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
B.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和SO42- |
C.该反应是Na+和SO42-结合生成Na2SO4 |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
30.
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
B.服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 |
C.用NaOH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
D.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
33.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NO3、NaCl、HCl | B.FeCl3、Na2SO4、KCl |
C.Na2CO3、H2SO4、NaCl | D.MgCl2、KCl、NaOH |
6.选择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5题)
36.
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 ℃时的溶解性”,请利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务:

⑴查:Ba(OH)2的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
⑵写化学式:一种酸__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_。
⑶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⑷写化学方程式:氯化钡溶液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查:Ba(OH)2的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
⑵写化学式:一种酸__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_。
⑶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⑷写化学方程式:氯化钡溶液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②熟石灰③碳酸钠④氯化钠⑤碳酸钙⑥碳酸氢钠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⑴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 ⑵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
⑶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⑷农业上可以用_____中的溶液来选种。
⑴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 ⑵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
⑶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⑷农业上可以用_____中的溶液来选种。
38.
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⑴A不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Mg b.Fe c.Ag d.Zn
⑵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⑶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种。
⑷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⑴A不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Mg b.Fe c.Ag d.Zn
⑵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⑶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种。
⑷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39.
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⑴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⑵在C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___________。
⑶B处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⑷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⑸在A点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⑵在C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___________。
⑶B处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⑷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⑸在A点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0.
将下列仪器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⑴可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___;
⑵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
⑶粗盐提纯实验中用于蒸发滤液的是_______________;
⑷收集气体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⑴可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___;
⑵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
⑶粗盐提纯实验中用于蒸发滤液的是_______________;
⑷收集气体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41.
O2、H2、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用字母A~F填空)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连接装置除外)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固体起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C装置干燥H2时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名称),收集H2选用的装置是D或F,其原因是________。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用字母A~F填空)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连接装置除外)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固体起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C装置干燥H2时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名称),收集H2选用的装置是D或F,其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2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