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K2CO3)属于_____肥。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

(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______。
①碘酸钾 ②碘元素 ③碘单质 ④碘分子
(4)由上述“文字说明”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______。

(1)实验室可以用如下方法制备一些常见的气体,请用图1中字母编号填写下表空白。
制气方法 | 制取的气体 | 发生装置 | 收集装置 |
①加热高锰酸钾 | O2 | A | _____或F |
②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 | CO2 | C | _____ |
③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 Cl2 | _______ | D |
﹙2﹚用装置A制取O2时,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选用F装置收集O2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加热时,当看到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口收集气体;
③集满气体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用上述方法②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图2的装置检验CO2气体,则气体应从___(填“a”或“b”)端通入。
(4)用上述方法③制取并收集到的Cl2不够纯净,含有的杂质气体中除了少量空气和水蒸气外,还有_(填化学式)。
2.计算题- (共2题)

计算:
﹙1﹚复合肥中KNO3的质量分数;
﹙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若要配制1000g0.9%的氯化钠溶液,需要___g氯化钠,___g水。
(2)已知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
3.流程题- (共1题)

(1)步骤I、II、III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是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观察到_________时,说明滤渣A中铁已经完全反应。
(4)步骤III中加入的X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4.单选题- (共12题)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
B.X的化学式为N2 |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
D.液氨属于混合物 |
A.可作散热材料 | B.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C.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
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 B.含两个氢分子 |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相对稳定 |
B.氧化汞、双氧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分子中都含氧原子 |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
D.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离子 |
A.![]() |
B.![]() |
C.![]() |
D.![]() |
方案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
B | 鉴别CO和CO2 | 分别通过灼热的CuO |
C |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
D |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A.用洗洁精溶解掉餐具上的油污 | B.食品袋里冲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C.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 | D.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 |
5.选择题- (共2题)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blank#}1{#/blank#}。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blank#}2{#/blank#}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 15 | 30 | 45 | 34 | 38 | 42 |
带火星竹签状况 | 亮 | 很亮 | 复燃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blank#}3{#/blank#}%。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blank#}4{#/blank#}。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blank#}1{#/blank#}。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blank#}2{#/blank#}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 15 | 30 | 45 | 34 | 38 | 42 |
带火星竹签状况 | 亮 | 很亮 | 复燃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blank#}3{#/blank#}%。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blank#}4{#/blank#}。
6.多选题- (共1题)

A.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 B.氮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 |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4:9 | D.A和B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7.填空题- (共2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 ;
(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
(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t2℃时,要使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 。
(3)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8.实验题- (共1题)
【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1)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 无SO2。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只要根据“无色无味的气体”就可推导出该气体一定不是SO2,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

A中观察到_____,证明无O2; B中观察到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1)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安全。
(2)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