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4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同学们学习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是否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探究影响反应的速率外,还需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①元素种类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
(2)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聚集成的物质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 )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工业上,高温煅烧碳酸钙(CaCO3)可制得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如果高温煅烧碳酸钙25 t,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吨?

4.简答题(共1题)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单孔橡皮塞的措施是_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瓶子容积的1/5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3)液体多次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5.推断题(共1题)

5.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E+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E在D中燃烧时,集气瓶中要放一定量的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共14题)

6.
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成针B.焰火缤纷C.冰雪消融D.美酒飘香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的质量/g
0
21
待测
9
 
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B.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D.该反应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8.
实验时可以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X+S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B.C.SD.
9.
用 “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10.
今有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它们都是原子
C.它们都是离子D.它们都达到稳定结构
11.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1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O B. Al C. Si D. Fe
14.
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C14 H12O3)具有美容养颜之功,下列关于白藜芦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 2:3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5.
纳米级材料二氧化钛(TiO2)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A. +4 B. +3 C. +2 D. +1
1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17.
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的组成
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1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强烈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选择题(共2题)

20.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21.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海水晒盐B.燃放鞭炮C.露天焚烧垃圾D.工厂排放烟尘

8.填空题(共1题)

22.
(1)用数字和符号填空:①2个氮原子_____;②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③4个水分子_________;④氢气_________。
(2)在符号“”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②水电解________________

9.实验题(共2题)

23.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该气体应满足的性质是______.
24.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很多次大地震,地震中水源常常被破坏,灾区人民日常临时性用水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其操作为: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搅拌、静置、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2)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节约用水对灾区来说尤为迫切,请告诉他们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
(4)可向净化后的水样中加入_______来检验其是硬水还是软水。
(5)请你说出生活中把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___
(6)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