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同学们学习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是否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探究影响反应的速率外,还需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MnO2粉末用量(克)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所用时间(秒) | 17 | 8 | 7 | 5 | 4 | 3 | 2 | 2 | 2 | 2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是否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探究影响反应的速率外,还需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 | 3%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MnO2粉末用量(克)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 660 | 220 | 205 | 80 | 25 | 9 | 4 | 3 |
反应后液体温度(℃) | 24 | 34 | 39 | 56 | 65 | 67 | 69 | 70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①元素种类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
(2)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
聚集成的物质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 )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①元素种类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
(2)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

3.计算题- (共1题)
4.简答题- (共1题)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单孔橡皮塞的措施是_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瓶子容积的1/5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3)液体多次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1)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单孔橡皮塞的措施是_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瓶子容积的1/5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3)液体多次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5.推断题- (共1题)
5.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E+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E在D中燃烧时,集气瓶中要放一定量的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E+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E在D中燃烧时,集气瓶中要放一定量的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4题)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X | Y | Z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8 | 10 | 1 | 21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21 | 待测 | 9 |
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 | B.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
C.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 D.该反应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
9.
用 “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11.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14.
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C14 H12O3)具有美容养颜之功,下列关于白藜芦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 2:3 |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
D.白藜芦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17.
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的组成 |
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
C.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
7.选择题- (共2题)
21.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海水晒盐 | B.燃放鞭炮 | C.露天焚烧垃圾 | D.工厂排放烟尘 |
8.填空题- (共1题)
22.
(1)用数字和符号填空:①2个氮原子_____;②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③4个水分子_________;④氢气_________。
(2)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②水电解________________
(2)在符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②水电解________________
9.实验题- (共2题)
23.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该气体应满足的性质是______.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该气体应满足的性质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