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公共场所张贴有以下广告:

(1)纯净的碳酸氢铵中含有多少种元素,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3)由于纯净的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因此这是一则是真实还是虚假广告。
(4)158g碳酸氢铵中含多少克氮元素。(结果保留到整数)

(1)纯净的碳酸氢铵中含有多少种元素,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3)由于纯净的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因此这是一则是真实还是虚假广告。
(4)158g碳酸氢铵中含多少克氮元素。(结果保留到整数)
2.综合题- (共2题)
2.
通过化学学习,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1)在E处用符号或文字表达式表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下图装置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
(4)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在实验时可以方便的添加液体反应物并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 “a”或“b”)端导入。
(5)某同学发现自己制取到的氧气不纯,造成这种问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如丁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可观察到____。为进一步验证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瓶中加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振荡,观察到________,可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
A.电解水 | B.分离空气 | C.加热高锰酸 | D.分解氯酸钾 E.____________ |
(2)若用下图装置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
(4)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在实验时可以方便的添加液体反应物并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 “a”或“b”)端导入。
(5)某同学发现自己制取到的氧气不纯,造成这种问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如丁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可观察到____。为进一步验证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瓶中加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振荡,观察到________,可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
3.
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解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A步骤中加明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厂生产的自来水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③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④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A步骤中加明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厂生产的自来水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③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④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7题)
12.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
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
D.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 |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污染 |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氧气 |
16.
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氧气和空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内) | B.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
C.二氧化碳与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 D.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 |
1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D.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19.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
B.滴管伸入试管内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
C.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4题)
23.
下图A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图B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圆圈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___, 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
(2)氯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
(3)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钠(Na)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____________。
A.混合物 B.纯净物

(1)图A圆圈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___, 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
(2)氯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
(3)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钠(Na)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____________。
A.混合物 B.纯净物
24.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 ⑵ 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⑶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⑷ 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
⑸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 ⑹ +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⑴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 ⑵ 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⑶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⑷ 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
⑸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 ⑹ +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5.
请将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等六种气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__________;
(3)最轻的且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
(5)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__________;
(3)最轻的且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
(5)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