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730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2题)

1.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
(1)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净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g)+2CO(g)N2(g)+2CO2(g)。
①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分子式/结构式
NO/N≡O
CO/C≡O
CO2/O=C=O
N2/N≡N
化学键
N≡O
C≡O
C=O
N≡N
键能(KJ/mol)
632
1072
750
946
 
请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kJ/mol
②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并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则下列示意图不符合题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图中V、K、n、P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和总压强)

③在T℃下,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NO和CO,测得了不同时间时NO和CO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10-2mol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n(CO)/×10-1mol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既能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是硫酸工业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重新获得重要工业产品硫化钙。

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中每生成1mol硫化钙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③为充分利用副产品CO,设计电解CO制备CH4和W,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生成物W是_______________,其原理用电解总离子方程式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2.
化学一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Fe单质为体心立方晶体,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基态铁原子有____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g 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
Si-Si
O═O
Si-O
键能(kJ•mol-1
a
b
c
 
(5)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若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mol-1

2.推断题(共2题)

3.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某吸水材料与聚酯纤维都是重要化工原料,它们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有机物A能与Na反应,相对分子质量为32。

③RCOOR′+R″OHRCOOR″+R′OH(R、R、R,代表烃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F+A→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CH3COOH+CH≡CH→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G→聚酯纤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6)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的是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1mo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mol CO2气体
4.
:化学与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体现环保理念.更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充分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一磷铵一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一热一电联产的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

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原料、能源、交通角度考虑该企业应建在_______________
A西部山区 B沿海地区 C发达城市    D东北内陆
(2)该流程①、②、③、④、⑤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3)沸腾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热电厂的冷却水是_______________,该流程中浓缩盐水除提取盐以外还可提取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根据现代化工厂没计理念请提出高炉炼铁厂废气、废渣及多余热能的利用设想。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3.单选题(共3题)

5.
对二甲苯(PX)是生产矿泉水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PET)的必要原料,生产涉及的反应之一如下:5(PX)+12MnO4-+36H+→5(PTA)+12Mn2++28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TA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B. PTA与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即可生产PET塑料
C. PX分子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3种
D. 该反应消耗1molPX,共转移 10mol电子
6.
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称取1.59g 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ml用 0.1mol•L-1盐酸进行滴定,得到如下曲线。以下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上一个计量点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B.下一个计量点溶液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是Cl-、HCO3-
C.此样品n(NaHCO3)=(28.1-2×11.9)×10-3mol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7.
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图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抗氧化
B.反应①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
C.测定样品质量及③中耗碱量,可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
D.若仅将②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填空题(共1题)

8.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无沉淀且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B.c(Na+) > c(CO32-) > c(HCO3-)
C.c(OH-) > c(HCO3-) > c(H+)
D.c(OH-) - c(H+) ="=" c(HCO3-) + 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9.
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mol•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烧瓶内固体X为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当戊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如何改进装置_______________。
(5)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