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如下图国画是画家用徽墨所绘明朝于谦诗《石灰吟》,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是松树枝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炭黑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
(2)若在生活中选用含碳元素的燃料,为确保其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方法为______,请写出乙醇(C2H5OH)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氢氧化钙已经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

(1)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是松树枝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炭黑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
(2)若在生活中选用含碳元素的燃料,为确保其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方法为______,请写出乙醇(C2H5OH)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氢氧化钙已经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
发展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料下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 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5)写出副产品CO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5)写出副产品CO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养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 ="==" 2Ca(OH)2+O2↑,现将2.88g过氧化钙放入盛有200升水的鱼缸中。请计算:
(1)CaO2中Ca为+2价,则O的化合价。
(2)当过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可得氧气多少克?
(1)CaO2中Ca为+2价,则O的化合价。
(2)当过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可得氧气多少克?
3.简答题- (共1题)
4.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当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方案是_____。
(3)向Y型管中挤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烧杯中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能够证明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_____。

(1)当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方案是_____。
(3)向Y型管中挤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烧杯中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能够证明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

【提出问题】是什么离子导致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猜想假设】甲同学:可能与铜离子有关;
乙同学: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丙同学认为乙的猜想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用A、B两组仪器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AB,用拇指堵住导管口,从长颈漏斗加水至一定高度,静置,观察液面不下降,即为气密性良好。
步骤二:量取2份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各20mL,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mL,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称取2份形状相同锌粒各1g,分别与以上溶液反应。反应装置如图A所示。用此装置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用B收集气体,分别记录收集一瓶气体(集气瓶规格均为125mL)所需的时间(如下表),什么时间开始收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与__________有关。实验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质疑】丁同学认为:锌与混有硫酸铜的硫酸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可能与铜单质有关,他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丁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提出问题】是什么离子导致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猜想假设】甲同学:可能与铜离子有关;
乙同学: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丙同学认为乙的猜想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用A、B两组仪器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AB,用拇指堵住导管口,从长颈漏斗加水至一定高度,静置,观察液面不下降,即为气密性良好。
步骤二:量取2份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各20mL,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mL,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称取2份形状相同锌粒各1g,分别与以上溶液反应。反应装置如图A所示。用此装置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用B收集气体,分别记录收集一瓶气体(集气瓶规格均为125mL)所需的时间(如下表),什么时间开始收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 20%的稀硫酸各20mL | 锌粒 | 收集1瓶氢气所需的时间 |
① |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mL | 1g | 2分10秒 |
② |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 | 1g | 3分01秒 |
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与__________有关。实验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质疑】丁同学认为:锌与混有硫酸铜的硫酸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可能与铜单质有关,他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丁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编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比较 | 实验结论 |
① | 取1g锌粒于锥形瓶中, 加入20mL 20%的稀硫酸 | ______________ | 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与铜单质有关 |
② | __________________ |
5.单选题- (共10题)
6.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陶瓷烧制 |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 | ![]() | ![]() | ![]() |
A. A B. B C. C D. D
7.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 | ![]() |
实验结论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MnO2能加快H2O2反应速率 |
A.A | B.B | C.C | D.D |
8.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24 | 15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0 | 10 |
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 B.x+y=65 |
C.x的取值范围:0≤x≤30 | D.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9.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
B.生成物乙是单质 |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丙、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3 |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 |
10.
新华社合肥2017年12月25日电,泾县湛岭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现已探明铼金属量达30吨,实属罕见。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 | B.铼元素的质子数是75 |
C.铼合金具有特殊性能,属混合物 | D.Re2O7和ReO4-中铼的化合价都是+7价 |
11.
口子酒是我市的名特优产品,其独特的酒香主要来自于酿造和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B. 乙酸乙酯属于混合物
C.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 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A. 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B. 乙酸乙酯属于混合物
C.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 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13.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 | B.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 D.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贸然进入 |
14.
“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15.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
6.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