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用图A的方案,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________
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不变、变大或变小)。
(2)小强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并设计图B装置来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检验
①实验前后天平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并设计图C装置来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检验
①反应前后,天平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装置C_______能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我们在设计实验验征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如图B,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固体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现将5g石灰石固体放入盛有50g稀盐酸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留在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是52.2g。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1)小明用图A的方案,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________
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不变、变大或变小)。
(2)小强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并设计图B装置来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检验
①实验前后天平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并设计图C装置来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检验
①反应前后,天平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装置C_______能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我们在设计实验验征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如图B,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固体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现将5g石灰石固体放入盛有50g稀盐酸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留在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是52.2g。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有下列7种物质,按要求分类①氧气②金刚石③水④铁⑤氯化钠⑥二氧化碳⑦氧化镁
其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填序号)
(2)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如下图,

其中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
(3)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描述2H2 + O2
2H2O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下列7种物质,按要求分类①氧气②金刚石③水④铁⑤氯化钠⑥二氧化碳⑦氧化镁
其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填序号)
(2)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如下图,

其中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
(3)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描述2H2 + O2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气体的制备方法,例如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分离空气B.加热分解高锰酸 C.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D.加热分解氯酸钾 E.电解水等等

(1)可以用上面五种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因为反应物(_______)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2)写出仪器的名称: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A中的漏斗名称是_________
(3)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管或橡胶管前,要先将玻璃管口_______,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
(4)以上A---E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的是 _______________
(5)若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中先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A、C连接,制取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7)实验室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收集一瓶氧气,选用A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的是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8)若用装置F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b”).
(9)若用D加热分解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__
(10)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_____(写一条)
A.分离空气B.加热分解高锰酸 C.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D.加热分解氯酸钾 E.电解水等等

(1)可以用上面五种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因为反应物(_______)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2)写出仪器的名称: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A中的漏斗名称是_________
(3)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管或橡胶管前,要先将玻璃管口_______,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
(4)以上A---E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的是 _______________
(5)若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中先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A、C连接,制取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7)实验室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收集一瓶氧气,选用A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的是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8)若用装置F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b”).
(9)若用D加热分解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__
(10)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_____(写一条)
3.计算题- (共1题)
4.
如图是“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计算碳酸钙(CaCO3 )的化学式量;
(2)碳酸钙(CaCO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

(1)计算碳酸钙(CaCO3 )的化学式量;
(2)碳酸钙(CaCO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
4.单选题- (共16题)
5.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2H2O2![]() | B.CO+CuO![]() |
C.C2H5OH + 3O2![]() | D.2Mg + O2![]() |
6.
下列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的发生变化 |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
8.
某可燃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这种可燃物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 D.含有的元素多于三种 |
11.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
12.
关于4P + 5O2
2P2O5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P2O5
②反应物、生成物中分子个数比为4:10:2
③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P2O5
④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⑤反应速度比较慢
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和分子总数都不变

①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P2O5
②反应物、生成物中分子个数比为4:10:2
③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P2O5
④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⑤反应速度比较慢
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和分子总数都不变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①③ | D.①③⑥ |
14.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
C.![]() |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
19.
下列关于化学的相关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科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 |
B.化学科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C.实现物质或能量的转化是人们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5.填空题- (共7题)
21.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根据示回答:

(1)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粒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粒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22.
某学生写了四个化学方程式:以下几个化学方程式各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其中
①2P+2O2
P2O5 ②C+O2
CO2 ③4Fe+3O2
2Fe2O3 ④HgO═2Hg+O2
(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没有配平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3)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_______________;
(4)标“↑”’或“↓”符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________________;
①2P+2O2



(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没有配平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3)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_______________;
(4)标“↑”’或“↓”符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________________;
23.
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曾把汞(Hg)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了红色粉末氧化汞(HgO),又把这种红色粉末加热,得到汞和氧气,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请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红磷 ②二氧化硫 ③硫酸铜 ④空气 ⑤冰水混合物 ⑥ 液氮 ⑦银白色的镁条 ⑧ 稀盐酸(用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26.
根据所给名称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氮气________________白磷______________氯化镁_______________
CuSO4 ___________5Na+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
氮气________________白磷______________氯化镁_______________
CuSO4 ___________5Na+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