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0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

1.简答题(共1题)

1.
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知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在水中溶解得越少。
A、 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__________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B、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 ;
C、二氧化碳在深海中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得(填“多”或“少”)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在化学家的眼里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要的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为化工合成提供足够的碳元素,既可以减少化工产业对煤和石油的消耗,又可以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B、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绿色植物在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需要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试计算表面积为4cm2的叶片,在10天内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若一颗树上有约105片这样大小的叶片,则一年内这棵树可吸收多少二氧化碳?(一年中平均有200天晴天)

3.单选题(共11题)

3.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蔬菜腐烂B.面包发霉C.开水沸腾D.铁锅生锈
4.
经测定,常温下一瓶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且瓶内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
C.两种化合物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5.
下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氢气B.铜C.氯化钠晶体D.金刚石
6.
日常生活中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铁等指的是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7.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8.
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两者不反应
B.某同学用肥皂水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少浮渣多,是因为所用的水为硬水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是为了检验菜窖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
D.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的水蒸气
9.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
10.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的水多,含杂质的水少
11.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的是
A.铁B.碘C.钙D.锌
12.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A.禁止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D.节约用电,夏天使用空调温度不低于26℃
13.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有液态空气的烧杯口,现象是
A.木条熄灭B.木条燃烧更旺
C.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D.爆炸

4.多选题(共3题)

14.
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明显的现象
B.通过化学变化不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改变物质的性质不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和电子数一定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15.
小明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容器体积的1/5
C.若用硫粉或碳粉代替燃烧匙内的红磷,测定结果不准确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16.
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的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的底部
C.用手指沾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
D.把滴管下端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5.填空题(共7题)

17.
今有(1)洁净空气 (2)氮气 (3) 碳酸钙 (4)高锰酸钾受热后的剩余固体 (5)冰水共存物 (6)水银 (7)金刚石 (8)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18.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 请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水、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内:
标准一: 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三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
标准二: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三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1)表示原子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 ;
(2)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
(3)表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粒子的是_________。
20.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
21.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请回答:

(1)从表中查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元素符号为_____,氟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电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
(3)原子半径:钠________镁(填“>”或“==”或“<”,下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硫________氯。
22.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可检验所得水是否为硬水,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把硬水软化。
23.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要先___________,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若仰视读数,则所取水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0mL。

6.实验题(共1题)

24.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类型的确定应根据________ (填序号)
A.药品的状态B.生成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C.反应的条件D.药品的价格
(2)检查装置②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和收集干燥氧气的装置及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时若要控制液体滴下的速度,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若用装置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
(7)你认为实验室选用上述仪器还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 (写一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