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70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综合题(共3题)

1.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___,还能_________,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 + 2NaOH ="="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食盐的来源可以先用海水获取粗盐再用粗盐提纯得到精盐,试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海水晒盐与下述操作中_________的原理相同;
③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8.0gNaOH固体,欲配成20%的溶液,需量取_______ ml蒸馏水。该兴趣小组向配好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发,获得固体经称量质量为13.7g。
【提出疑问】通过分析,大家认为得到的固体的质量数据可能有问题。按初中化学现有知识计算,8.0gNaOH若全部转化为Na2CO3,固体的质量应该为_____g。
【查阅资料】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会生成NaH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讨论计算】上述反应中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g; 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g;通入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石墨、碳酸钙、盐酸、聚乙烯”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 ②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
③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 ④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_____________。
(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填“氢气”或“煤”)。
②鱼、虾中富含____________(填“定粉”或“蛋白质”)。
③蔬菜、水果等是人体获取_____________(填营养素的名称)的主要食物来源。
(3)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x=_____;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3.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2)在建筑工地露天放置的钢铁容易生锈,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能防止钢铁生锈。
(3)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铁片分别插入一定浓度的足量ZnSO4、CuSO4、AgNO3三种溶液中,剩余的铁片与附着金属的总质量如图所示,

则B表示插入__________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判断铁的活动性比C中金属___________(填“强”或“弱”)。

2.单选题(共14题)

4.
下列溶液中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A.K+、Mg2+、SO42、OHB.Na+、H+、NO3、CO32
C.Ba2+、NO3、Cl、SO42D.NH4+、Cl、NO3、SO42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2FeO4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其中Fe的化合价为+3价
B.稀释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可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
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体积比约为1:2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肯定没有变化
6.
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7.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B.加碘食盐属于纯净物
C.纯碱属于碱D.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8.
如图摘录了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特征性指标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钙、镁、钾、钠是指元素
B.该天然水显酸性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该天然水不含非金属元素
9.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炒菜时油锅起火------弃锅逃走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日常生活经验
D.物质与微粒构成
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氯化钠C.氧化钙D.氢氧化钠
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t2℃时的甲和丙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此时溶液质量丙大于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甲溶液
1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13.
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酚酞溶液C.NaNO3溶液D.BaCl2溶液
14.
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帽子B.塑料玩具C.陶瓷餐具D.纯棉手套
15.
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A.风力发电B.水力发电C.火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6.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A.红磷B.硫C.木炭D.铁丝
17.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
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选择题(共2题)

18.方程 {#mathml#}x22x{#/mathml#} =kx+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9.方程 {#mathml#}x22x{#/mathml#} =kx+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4.实验题(共1题)

20.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如下图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