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7.8g苯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
B.等质量的N2和CO气体中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2 NA |
C.lL0.1mol·L-1NaHCO3溶液中所含HCO3-的数目为0.1 NA |
D.l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
2.
实验室需要450mL 1mol/L的硫酸,现用密度为1.84g/㎝3,溶质的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来配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设N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配制溶液时需的仪器只需要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 |
B.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的实际浓度偏大 |
C.65克单质锌与一定量的该浓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为32克 |
D.配制该溶液所需浓硫酸体积为24mL |
4.
如图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并得到纯净的碘单质,选③和④ |
C.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
D.用FeCl2溶液吸收C12选⑤ |
5.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其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倍。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2ClO2+2OHˉ+H2O2=2ClO2-+O2+2H2O |
B.流程中的结晶、过滤操作应该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
C.提高吸收器中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
D.发生器中反应结束后,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充分吸收 |
2.多选题- (共1题)
6.
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通入CO2后,再继续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
B.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溶质成分为NaOH和Na2CO3 |
C.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中含有2.5×10-3mol NaHCO3 |
D.原溶液通入CO2标准状况下为112mL |
3.实验题- (共1题)
7.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如FeS),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时,常混有少量H2S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3)上述装置中,若试剂A为可以是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则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上述装置中C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5)若利用上述装置准确测量CaCO3的质量分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装置中通入含杂质的CO2气体后,继续通过量的空气,把装置中残余的CO2气体排出
B.装置A、B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C.将装置B中NaHCO3溶液换成NaOH浓溶液
D.通入气体前后B装置的质量为m1、m2,则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m2-m1)/44
(6)一次性泡沫所料饭盒中石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若实验室提供下列试剂: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已烷
①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了获得石蜡和CaCO3的最大溶出量,且先后逐一溶出,应先用_______(试剂代码)溶出__________;然后再用________(试剂代码)溶出__________。
②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3)上述装置中,若试剂A为可以是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则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上述装置中C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5)若利用上述装置准确测量CaCO3的质量分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装置中通入含杂质的CO2气体后,继续通过量的空气,把装置中残余的CO2气体排出
B.装置A、B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C.将装置B中NaHCO3溶液换成NaOH浓溶液
D.通入气体前后B装置的质量为m1、m2,则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m2-m1)/44
(6)一次性泡沫所料饭盒中石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若实验室提供下列试剂: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已烷
①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了获得石蜡和CaCO3的最大溶出量,且先后逐一溶出,应先用_______(试剂代码)溶出__________;然后再用________(试剂代码)溶出__________。
②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