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镁、硼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已知:硼、铝同主族;硼砂常指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化学式为Na2B4O7·10H2O。利用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制取金属镁及粗硼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1)Mg2B2O5·H2O 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操作②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和过滤,从而获得MgCl2•6H2O。
(3)MgCl2•6H2O在HCl氛围中加热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情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其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硼砂溶于90℃热水后,常用稀硫酸调pH至2~3制取H3BO3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X为硼酸晶体加热完全脱水后的产物,其与Mg反应制取粗硼的化学方裎式为_____________。
(5)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为Mg+H2O2+2H+=Mg2++2H2O。常温下,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当pH =2时,溶液中Mg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1)Mg2B2O5·H2O 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操作②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和过滤,从而获得MgCl2•6H2O。
(3)MgCl2•6H2O在HCl氛围中加热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情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其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硼砂溶于90℃热水后,常用稀硫酸调pH至2~3制取H3BO3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X为硼酸晶体加热完全脱水后的产物,其与Mg反应制取粗硼的化学方裎式为_____________。
(5)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为Mg+H2O2+2H+=Mg2++2H2O。常温下,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当pH =2时,溶液中Mg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2.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12、O2、C1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①该反应中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每生成1mol Na2FeO4转移___mol电子。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在水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__mo1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1。
③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①该反应中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每生成1mol Na2FeO4转移___mol电子。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在水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__mo1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1。
③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
B.现在“点石成金”术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
C.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D.工业上冶炼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 |
4.
为鉴别某固体物质的成分,某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②中上层请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②中上层请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成分是(NH4)2Fe(SO4)2 |
B.原固体成分是FeCl3和(NH4)2SO3的混合物 |
C.原固体中只能确定一种离子肯定存在 |
D.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l-、NH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42-、Fe3+ |
5.
有NaCl、FeCl2 、FeCl3 、MgCl2 、CuCl2、AlCl3 、NH4Cl六种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开来,该试剂是( )
A.稀H2SO4 | B.氨水 | C.NaOH溶液 | D.稀HNO3 |
6.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的水溶液遇淀粉变蓝 |
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
C.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D.中国太钢集团造出的圆珠笔头,可完全代替进口笔尖,该笔头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 |
7.
用海水制盐工业中的母液来生产金属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设计步骤①、②、③的主要目的是富集MgCl2 |
B.脱水时在HCl气氛中进行可防止MgCl2发生水解 |
C.电解得到的炽热镁粉不可在二氧化碳、氮气气氛中冷却 |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有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
8.
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 金属 | 冶炼原理 |
A | Fe | Fe2O3+2Al![]() |
B | Hg | 2HgO![]() |
C | Mg | H2+MgO![]() |
D | Cu | Cu2S+O2![]() |
A.A | B.B | C.C | D.D |
3.多选题- (共1题)
9.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H4Cl、NaBr、Na2CO3、Na2S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准确称取4.7g 该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Cl无法确定 |
B.原固体混合物中必含有NH4Cl、Na2CO3、Na2SO4 |
C.“溶液2→白色沉淀3”的操作对混合物组成测定无作用 |
D.若溶液l中只加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必小于6.63g |
4.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
① 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Ⅲ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Ⅲ、Ⅳ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实验现象Ⅳ中的ⅰ、ⅱ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 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 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
通过实验I、Ⅱ、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Ⅲ的操作是________。
(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Ⅰ | 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浓盐酸混合 |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
Ⅱ | 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
Ⅲ | 加热MnO2和4mol/L稀盐酸混合物 | 无明显现象 |
① 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Ⅲ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Ⅲ、Ⅳ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实验现象Ⅳ中的ⅰ、ⅱ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 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 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Ⅰ |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 |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
Ⅱ |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Cl2中 |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
Ⅲ | …… | 试纸先变蓝,不褪色 |
通过实验I、Ⅱ、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Ⅲ的操作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